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缪里尔·斯帕克(1918-2006)是英国文坛著名的“常青树”,也是当代最重要的作家之一。她既是编辑、剧作家、评论家,又是诗人、小说家。1957年,年届不惑的她才出版了第一部长篇小说《安慰者》(The Comforters)。此后,她文思泉涌、笔耕不辍,以惊人的速度创作了二十多部小说,其中包括脍炙人口的《琼·布罗迪小姐的盛年》(The Prime of Miss Jean Brodie)和《驾驶席》(The Driver’s Seat)。《公众形象》(The Public Image)和《带着意图徘徊》(Loitering with Intent)分别在1969年和1981年获得布克奖提名。虽然最终与该奖项失之交臂,她仍然令人瞩目,获得其他包括大卫·科恩英国文学终身成就奖在内的大奖和各种荣誉称号,并且得到众多评论家的青睐,被戴维·洛奇和弗兰克·克默德等人誉为其同时代作家中最有天赋和最具创新精神。本文作者从后现代主义小说艺术的角度切入,通过分析斯帕克小说中具有特色的互文性、新小说、和元小说技巧的应用,试图得出结论:就小说技巧的角度而言,斯帕克的创作具有明显的后现代主义倾向。论文的选题依据及意义在于:由于对斯帕克的重要性缺乏足够的认识,国内对该作家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相关成果甚少。虽然国外对斯帕克的研究较为全面和深入,对其阵营的从属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相当一部分评论家认为她属于后现代主义阵营,但他们仅限于泛泛而言,未能进行令人信服的全面论证。虽然有人论及斯帕克的小说技巧等问题,但也未能从该角度出发,细致地探讨其后现代主义创作倾向。因此,从后现代主义的角度对斯帕克的小说艺术进行探讨,将提供斯帕克研究的新视野,从而加深对其小说的理解。本文作者以具体的小说理论—关于互文性、新小说、及元小说技巧的理论—为指导,从斯帕克小说创作的艺术技巧入手,以文本细读为基础,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对代表其主要创作阶段的三部小说进行了细致深入的系统研究。斯帕克的后现代主义小说艺术以其独到之处展现了无限魅力,在世界小说艺术史上独树一帜。斯帕克的创作颇丰,在小说中使用多种多样的后现代主义小说技巧,但它们具有许多共性。首先,她的小说艺术最大的特色在于,借助各种后现代主义小说技巧,斯帕克增加了小说的趣味性和吸引力。她在刻意革新小说艺术的同时,兼顾读者的品味与喜好,在创作时常常选取激发读者兴趣的题材,使用质朴无华的语言,杜绝玩弄文字游戏,因此,她的小说与其他后现代作家迥然不同,并未显得深奥晦涩或枯燥无味。也正因如此,她的小说常常成为畅销书。其次,她的小说大都体现出作者对小说创作的自觉意识,强调作品的自涉特性,突出作品的虚构本质。最后,她对后现代小说技巧的试验坚持不懈,从第一部小说《安慰者》开始,直至最后一部作品《精修学校》(The Finishing School, 2004),始终致力于小说艺术的试验与创新,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后现代主义小说技巧。本论文包括导言、正文和结论三部分。其中正文分为三章,每章选定一部小说,对其中的一种后现代主义技巧进行深入探讨。研究范围仅限于三部小说和三种技巧,目的在于体现每种技巧的典型性和详细深入地解读相应文本。导言部分首先肯定了斯帕克的成就及其地位,指出她多次荣获大奖,并且享有各种荣誉,在英国乃至世界文学史上占有不容忽视的一席之地;接着提出本论文的研究主题、研究目的、选题意义,认为从后现代主义角度讨论斯帕克小说创作既为研究提供新思路,又开拓了小说阅读与接受的新视野,加深了对小说的理解和把握;随后提出论文研究所借鉴和采用的理论方法—与互文性、新小说和元小说相关的具体小说技巧理论;最后简要介绍论文的框架结构,总结各章主要的思想内容,阐述作者的观点及结论。第一章讨论了斯帕克长篇小说的开山之作—《安慰者》中的互文性技巧。作者首先介绍了关于互文性技巧的小说理论及其在文学创作中的地位和作用,随后详细分析了该技巧在《安慰者》中的运用。该章的基本观点源于互文性理论:作家在创作文本之前必然阅读了大量其他文本;每个文本的产生都出自对其他众多文本的改写和组合。笔者认为,在创作之前,斯帕克详尽阅读过《圣经旧约》中的《约伯记》以及格林的《爱情的结局》,深受启发和影响,从中汲取一些素材及思想,经过思考和加工,使之融入她创作的《安慰者》。因此,两部作品中的主人公经历、小说技巧、内容和情节等在《安慰者》中留下清晰的印迹,从而凸显了它们之间的互文关系。此外,斯帕克还在《安慰者》中戏拟了侦探小说的传统,反映出她改进该文学体裁的意愿和她对小说创作的思考。小说的互文性体现出斯帕克创作的后现代主义倾向。第二章聚焦斯帕克本人的至爱小说—《驾驶座》,讨论该文本中的新小说技巧。笔者先介绍了有关新小说技巧的理论以及新小说代表作家的主要观点,接着论证了新小说技巧在《驾驶座》中的主要体现:强调作者的超然、客观态度以排斥个人情感的参与;在小说中有意瓦解故事结构、中断情节的发展。作者的超然态度体现在各个方面:几乎把小说主角莉丝当作无名氏,对其进行过于客观的非人性化描述;描写公共场所或私人住处时不带任何感情色彩;过分细致、精确地描述人物单调的举止言行等细节;叙事时,用单一乏味的句型,尽量减少句式的变化,以最大程度限制情感的表露。作者超然客观的写作态度有助于读者的阅读,使之摆脱来自外界的感情影响,进行独立思考,通过自己对文本的理解做出客观公正的价值判断。小说也因此变成了“可写的”而非“可读的”,从而体现了《驾驶座》的后现代主义特征。在《驾驶座》中,斯帕克为了瓦解故事结构,中断情节发展,主要采用两种手段:首先,与传统小说大都使用一般过去时叙事不一样,她主要采用一般现在时态;其次,她使用了富有创意的时间技巧—预叙”(也有人称之为“闪前”)。一般现在时态的应用有利于作者随时在文中插入一般将来时叙事,“预叙”技巧因此可以得到随心所欲的发挥。斯帕克在小说中大量使用“预叙”技巧,并结合第三人称角度叙事,反映出现代人时间观念的转变,体现了作者有意介入叙事,避免故事呈线性发展。读者未能一如既往、舒适自在地享受阅读,接受完整、连续的故事情节,而是被迫时常中断阅读,以琢磨作者的用意,并会不由自主地关注小说的虚构性。小说的后现代主义特征籍此得到体现。第三章讨论了《带着意图徘徊》的元小说技巧。该小说探讨了写作理论,体现出斯帕克对以往创作的思考,也指导和规范了她日后的创作,因此在她的作品中处于承上启下的地位。本章伊始,笔者解释了元小说的起源、定义及分类,接着从结构和内容两方面来具体阐述《带着意图徘徊》的元小说特征。结构上,“小说中的小说”和“同素内置”体现了最典型的元小说特征;此外,本应隶属不同文类的叙事成分,在小说中互相交织组合,也体现了元小说结构上的不协调性特征。内容上,斯帕克描述了现实和虚构之间复杂的关系,揭示了小说的虚构性特征。此外,斯帕克还以小说主人公芙蓉为传声筒,发表其对文学创作的评论,提出其关于作家、作品和读者等问题的观点和看法。她高度肯定作家的地位和作用,认为作家在创作中,理应享有特权,可以“编造神话”;他们像上帝一样,在小说中把一切处理得井然有序,在生活中发挥着非同寻常、不可或缺的作用。她指出,作家应该表达真实情感,反映社会现实,并凭其创作促进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谈到作品时,斯帕克强调小说与诗歌的密切关系,认为小说应具备简洁的风格和凝炼的语言,可以视为连续不断的诗歌。她提出用简约的文字传递复杂的信息。由于长期坚持这一原则,斯帕克的小说大都篇幅短小、言简意赅,却是内涵丰富、蕴意深刻。斯帕克对读者的期望值极高,认为应该着力培养高水平的读者群,提高他们的理解和领悟能力。她觉得,只有如此,小说中的内涵和意义才能得到充分的理解。她指出自己的小说颇具难度,只适合那些精明的、富有洞察力的读者。据此,她在文中大胆创新,并经常借助神话、典故,无形中提升了小说的深度。斯帕克在小说《带着意图徘徊》中时常发表对文学创作的评论,体现了其典型的元小说特征。结论部分简要回顾和总结了各章主要观点以及相关论据,并得出结论:就创作艺术而言,由于在小说中大量使用互文性、新小说及元小说技巧,斯帕克的创作具有明显的后现代主义倾向。随后,笔者指出:虽然斯帕克是个多产作家,创作的小说甚多,其中出现的后现代主义技巧远远不止这些,但这三种技巧最为突出,出现的频率也极高,因此笔者仅限于讨论这三种技巧,这样有助于对其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更好地突出它们的典型性。此外,如果论及更多的小说和技巧,虽然可能会较为全面、客观,但限于论文篇幅,那样将流于空泛肤浅,结果反倒得不偿失,有鉴于此,笔者在论文中仅仅讨论三部小说和三种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