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可利对帕金森病模型震颤症状抑制作用及机制研究

来源 :沈阳药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k4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百可利(Baicalein),化学名称为5, 6, 7 -三羟基黄酮,是最早从唇形科(Labiatae)黄芩属(Scutellaria)多年生草本中药植物黄芩(Scutellaria baicalensis Georgi)的干燥根中提取得到的黄酮类化合物,是黄芩的最主要活性成分之一。百可利具有多种药理作用,如:抗菌、抗病毒、抗炎、抗变态反应、抗氧化、清除氧自由基、抗肿瘤、抗凝等。百可利对多种疾病包括炎症、肿瘤、纤维化性疾病、心脑血管性疾病具有良好的防治作用。最近研究表明百可利可以保护局部缺血的神经元免受损伤,减轻炎症介导的多巴胺能神经元变性。这些研究结果提示百可利可能是一个有效的治疗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化合物。2007年本实验室经过高通量筛选证明百可利对多巴胺和6-羟基多巴胺(6-OHDA)引起的多巴胺能神经元损伤具有选择性神经保护活性,后经多种筛选模型评价,证明其可靠的生物活性,并经动物模型评价,显示出一定的药理作用,初步定为先导化合物,编号为DL0705。然而,百可利溶解性较差,在水中几乎不溶,为此,课题组对其化学成分进行了晶型研究,发现和证明其存在有多晶型现象。通过稳定性实验与生物学试验证明:晶β型稳定性好,生物利用度高,属优势药物晶型。临床前研究结果表明:百可利能够减轻帕金森病震颤症状及其所导致的神经症候、日常生活运动障碍等,有望成为作用独特的治疗帕金森病的药物,具有良好的药用价值和新药开发前景。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本论文在确证百可利治疗帕金森病震颤有效的基础上,对其作用机制进行了探讨。第一章百可利防治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研究现状本章首先在查阅了大量文献的基础上,对近几十年的百可利的药理学研究进展作一综述。该综述包括七个方面:抗菌抗病毒作用、抗炎及抗变态反应作用、抗氧化作用、抗肿瘤作用、抗纤维化作用、心脑血管保护作用以及神经保护及促细胞转化与分化作用。然后在第二节探讨了百可利与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的关系,从抑制神经细胞退行性改变的启动因子、阻断神经细胞退行性改变的信号传导过程以及激活内源性神经保护机制等方面探讨百可利用于防治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的科学性。第三节是关于百可利与帕金森病的讨论。本章最后对百可利防治帕金森病进行了展望。第二章百可利对6-OHDA致帕金森病大鼠震颤症状抑制作用及机制研究本章采用6-OHDA前脑内侧束(MFB)定位注射建立偏侧大鼠帕金森病动物模型,通过检测行为学,神经递质和多巴胺能神经元数目来评价百可利在体内的活性和药效。然后通过检测酪氨酸羟化酶(TH),多巴胺转运体(DAT),囊泡单胺转运体2 (VMAT2),胶质源性纤维蛋白(GFAP),小胶质细胞特异性蛋白(0X42),谷氨酰胺合成酶(GS),GABA转运体(GABA-T),谷氨酸脱羧酶67 (GAD67),谷氨酸脱氢酶(GDH),细胞色素氧化酶亚单位Ⅰ (C0I),腺苷A2A受体(A2AR),D1受体(D1R),D2受体(D2R)和乙酰胆碱受体(AchR)等多种相关指标来探讨百可利可能的抗帕金森病作用机制。实验结果进一步肯定了本实验室的前期研究工作成果,并得出以下结论:1.百可利可剂量和时间依赖性的减轻帕金森病(PD)大鼠的肌肉震颤频率和震颤幅度,在给药后1Omin即可出现药效,30min达到最高,药效可持续5个小时。其抗震颤作用的强度可优于多巴胺递质补充剂美多芭。2.通过比较震颤型PD动物和旋转型PD动物病理生理上的区别,发现以震颤症状为主的PD大鼠损伤主要累及黑质致密部(SNc),且损伤程度较轻,功能紊乱主要出现在丘脑底核(STN)和外侧苍白球(GPe);而以旋转症状为主的PD大鼠损伤主要累及黑质内侧部(SNM)和黑质外侧部(SNL),且受损相对严重,功能紊乱主要出现在纹状体。3.百可利可平衡PD大鼠基底神经节区多巴胺(DA)、谷氨酸(Glu)和γ-氨基丁酸(GABA)的神经递质的紊乱,增加GPe的抑制性输出,抑制STN的兴奋性输出而拮抗基底神经节过度的抑制性输出,恢复丘脑皮层的正常兴奋状态。同时发现百可利对DA的作用明显比Glu和GABA弱,可说明百可利治疗PD震颤症状效果好,而对强直-运动不能症状(大鼠的旋转症状)效果差。4.百可利对神经递质的调节作用与其增加DAT和GS的蛋白表达,降低GABA-T的蛋白表达有明显相关性。5.百可利可通过上调D1和D2受体,下调A2A受体而发挥其抗PD作用。6.百可利可拮抗PD状态下星型胶质细胞和小胶质细胞的过度激活而发挥对DA神经的保护作用。第三章百可利对MPTP帕金森病食蟹猴模型的治疗作用及机制研究为进一步确证百可利的抗PD震颤作用,本章采用了症状及病理、生化改变方面均酷似人类PD,而且稳定可靠的1-甲基-4-苯基-1,2, 3, 6-四氢吡啶(MPTP)致帕金森病食蟹猴模型,进一步观察百可利对帕金森病动物行为学的影响,并深入探讨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百可利能改善MPTP致帕金森病食蟹猴模型的行为学异常,对上肢精细运动障碍、僵冻、运动减缓和静止震颤等PD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缓解。在行为学实验基础上,本章通过realtime RT-PCR实验,在基因水平上探讨了与PD发病机制相关的几种酶学的改变,结果发现百可利可上调PD猴THmRNA表达,验证了百可利的神经保护作用。此外,百可利可下调纹状体儿茶酚氧位甲基转移酶(COMT),单胺氧化酶B(MAO-B )和GABA-T mRNA的表达,上调STN的GS mRNA的表达,进一步在基因水平上解释了百可利调节基底神经节DA ,Glu和GABA递质平衡的作用。COI、GAD67和GDHmRNA检测结果表明,百可利可明显增加PD猴GPe神经元的活性,抑制GPi和STN的神经元活性。这些结果进一步证明了百可利通过平衡PD动物基底神经节神经递质的紊乱,使GPi、GPe和STN的活动恢复常态,从而发挥其抗PD震颤的作用。第四章百可利抗Glu诱导的中脑DA能神经元毒性作用及机制研究随着对帕金森病的深入研究,人们逐渐认识到Glu在PD的发病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由于DA的减少,Glu 一方面通过氧化性神经毒性和兴奋性神经毒性诱导DA神经元变性坏死;另一方面,DA的减少可增加STN的谷氨酸能神经元的兴奋性使Glu释放增多,导致基底神经节运动环路功能紊乱而参与PD运动症状的产生。在第二、三章实验中发现百可利对Glu有明显的拮抗作用,在此工作基础上,本章通过体外培养中脑DA能神经元,重点研究百可利对Glu诱导的氧化性神经毒性和兴奋性神经毒性的拮抗作用,并对Glu介导的下游的几个功能性蛋白进行研究。结果发现,百可利可明显抑制Glu诱导的氧化性神经毒性,表现在增加神经元的存活率,降低细胞内活性氧簇(ROS)含量,增加线粒体膜电位,抑制细胞凋亡率等。在采用荧光探针Fura-2/AM和镉还原法对Glu诱导的细胞内钙离子增多和一氧化氮(NO)释放增加的实验中发现,百可利可明显拮抗Glu介导的细胞内钙的增多和NO释放增加,说明百可利可拮抗Glu介导的兴奋性神经毒作用,同时也间接反映了百可利可通过抑制Glu介导的钙内流而降低STN神经元的兴奋性,进而控制PD的震颤症状。随后我们观察了百可利对Glu致大鼠原代中脑DA能神经元损伤后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nNOS)、FOS和钙/钙调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Ⅱ(CaMKⅡ)蛋白表达的影响。免疫印记实验结果显示百可利可明显拮抗Glu诱导的nNOS的表达,说明百可利的抗氧化和神经元保护作用与抑制nNOS活性有关。FOS蛋白结果表明,百可利通过下调该蛋白的活性而对PD的震颤症状起到一个长期调节作用,而百可利对CaMKⅡ蛋白表达无影响。T型钙通道是近年来新发现的抗帕金森病震颤的一个新靶点。帕金森病患者基底神经节运动环路功能紊乱而导致丘脑网状核(NRT)产生抑制性突触后电位(IPSP),随后激活T型钙通道而产生低阈值的钙棘波(LTS),LTS可诱发NRT神经元产生节律性的放电,这种节律性放电可诱导丘脑-皮层的节律性运动和外周的肌肉震颤活动。这一过程被认为是PD震颤的最后通路。基于此理论,本章探讨了百可利对T型钙通道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发现百可利可明显下调T型钙通道CAV3. 1和CAV3. 3蛋白表达,提示这可能是百可利抗PD震颤的一个新靶点。第五章黄酮类化合物及其组合抗帕金森病震颤作用比较本章对百可利与相关的黄酮类化合物及其组合抗帕金森病震颤作用进行了比较。实验结果表明,与特发性震颤抑制剂普萘洛尔和经典的抗PD震颤药美多芭相比,黄酮类的抗PD震颤作用有明显的优势。同时通过合用药物的药效来看,黄酮类药物之间可能有相同或相似的作用机制。因此对黄酮类化合物抗PD作用机制做深一步的研究,寻找对神经系统具有活性的先导化合物,从而发现潜在的高效低毒神经药物,对于帕金森病的治疗具有非常深远的意义。综合上述各章研究结果,可以认为,百可利抗帕金森病震颤的作用主要是通过:1.上调DAT, GS蛋白表达,下调GABA-T蛋白表达,抑制COMT和MAO-B的mRNA的表达;2.平衡PD大鼠基底神经节区DA、Glu和GABA神经递质的紊乱;3.上调D1和D2受体,下调A2A受体;4.抑制ROS含量,增加线粒体膜电位水平,抑制细胞凋亡率,拮抗Glu氧化性神经毒性;5.抑制钙内流、nNOS表达和NO释放而拮抗Glu兴奋性神经毒性;6.下调Glu诱导的FOS蛋白的表达;7.下调T型钙通道CAV3.1和CAV3. 3蛋白表达。
其他文献
组蛋白翻译后修饰是表观遗传调控的一种重要方式,通过作用于蛋白DNA亲和力进而影响基因转录、DNA复制、DNA损伤修复等多个细胞进程。组蛋白修饰能够调节染色质结构,而其发挥
简要对比了固体火箭冲压发动机不同形式进气道出口堵盖设计方案,着重对可烧蚀堵盖进行了研究,对其进行结构设计、应力分析和试验验证。结果表明,该设计方案初步满足固冲发动机对
脱硫废碱液(又称废碱液、碱渣)是炼化企业的重要污染物之一,本实验在石灰固化的基础上,利用西北地区夏季高温、干旱和日照时间长、紫外线强烈等特点,探索一种简便易行的干式
本文针对当前我国企业人力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合理开发利用企业人力资源的战略途径:一是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二是最佳配置人力资源;三是制定激活人力资源
矿用电气设备对于煤矿生产的顺利、安全进行来说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必须受到煤矿开采企业的高度重视。矿用电气设备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经常由于管理疏忽、操作不当而出现失
创新精神是高校教学所提倡的,怎样才能够在大学的教学中实现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目前大学教学的重要任务.大学课堂教学的创新是指为学生提供新的知识构建的方式,并且在这个过程
γc家族细胞因子对人NK细胞发育及调节功能的影响自然杀伤细胞(natural killer cell,NK细胞)因其无需有抗原存在或预先加以致敏就可以杀伤某些肿瘤细胞而被命名,它不表达典型的抗
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不断发展,我国畜牧养殖行业发展迅速,无论是养殖规模还是养殖技术,均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和提高,有效满足现代人禽畜类产品消费需求的同时,对于禽畜养殖
随着高校对开放式实验室的教学实践不断完善,高校陆续进行开放实验室教学体制的创新性探索。本文通过论述高校联动在促进开放式实验室建设,学术交流,促进优势实验设备更好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