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和意义: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报告第42条提出“深化教育科技领域综合改革”要求“推进美育教学,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随着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推广,以疾病为中心的功能制护理模式不能适应新的医学模式的需求。传统以护理专业学生的技术训练为主的护理教育模式逐渐发展为对“综合型”人才的培养,高等护理教育必须加入人文素质教育,培养新形势下的综合护理人才。各类院校的护理教育者在课程改革、校园文化建设、师资队伍培养、考核方式创新等方面都做了大量的工作,但仍缺乏一个系统、全面的护理人文素质内涵体系,即高等院校护理专业的大学生到底应该具备什么样的人文素质,护理工作者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本研究基于文献调研,参考了中国公民人文素质调查报告,探讨护理学专业学生人文素质构成因素内涵,初步构建了人文素质内涵结构模型,为护理人文素质水平测评奠定基础,为护理人文教育策略提供参考。对象与方法:选择20名来自行政管理、社科部、临床护理、护理教育等不同岗位的专家,参考研究文献,采用德尔菲法,在专家咨询的基础上结合护理专业特色制定了咨询问卷。经过两轮专家咨询,每轮意见进行修改、讨论、归纳、统计分析等,专家意见相对集中,构建了护理学专业人文素质构成因素的体系表。分层抽取200名学生和知情人法抽取50名管理干部(临床、学校)进行问卷调查,发放问卷全部收回。数据统计用SPSS17.0统计工具,采用描述性统计法对咨询专家进行权威程度分析,同时采用因子分析法对构成因素的公共因子进行检验与提取。统计结果:通过KMO检验大于可接受值0.7,人文知识、人文思想、人文方法、人文精神等四个方面的检验都可以接受。Bartlett球形检验的Sig值均小于0.01,人文素质的各个三级因素之间是有相关性的,可以进行因子分析。运用成分分析法找到6个公共因子,分别解释为社科类知识、伦理道德规范、理性思维能力、民族意识、社会角色特征、个人认知趋向等,其可以代表人文素质的主要构成要素。为进一步确定该研究的全面性和影响力,研究组对学生和管理干部进行了评价性调查,通过数据总结该研究结果。从全面性、可接受性、对护理教育的促进作用、对自身学习的促进作用等方面进行评价,得到的P值均大于0.05,说明无差异。学生和管理干部认为护理学专业人文素质构成体系的作用是一致的。结论:1.护理学专业学生人文素质构成因素体系的确立本研究运用文献调查法,专家咨询法,问卷调查法等帅选了护理学专业人文素质构成的因素。最终确定了包括4个一级条目,9个二级条目,26个三级条目,对应26项关键性描述内容的构成体系。2.找到了护理学专业学生人文素质构成的主要因素通过调查学生和管理干部,本研究采用因子分析法提取了6个可以解释整体结构的主要因素。为今后的护理人文教研教改、学生管理、临床指导等提供了方向性指导。3.学生干部和管理干部的评价性调查结果一致从全面性、可接受性、对护理教育的促进作用、对自身学习的促进作用等方面进行评价,得到的P值均大于0.05,说明无差异。学生和管理干部认为护理学专业人文素质构成体系的作用是一致的。4.对护理人文素质教育的建议和策略根据研究结论,结合工作实践和专业发展现状,提出了教学理念与教学内容体系、校园文化活动体系、社会实践教育体系、人文教育评价体系等四个方面的建议。5.后续研究指导5.1人文素质内涵的界定虽然仍存在分析,但本研究根据国家级、省部级重点课题进行界定,通过专家咨询无异议后采用。但今后会继续进行此方面研究,随着研究深入,进行最终界定。5.2这些描述性语句可能随着护理教育的发展、临床护理的进步等而改变,描述性语句尚需要进行不断的修改和完善。5.3近下一步的研究中,打破专家选择的局限性,使咨询范围更广泛,科学性更高。5.4护理学专业人文素质构成的研究是护理人文教育的第一步,也是关键性的一步。在今后的研究中,对护理学生人文素质测评方法的研究、人文素质教育体系的研究等都是护理人文教育的重要环节,我将继续研究,为提高护理人文教育水平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