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1世纪以来,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呈现出剧烈波动的特征,大宗商品作为重要的战略资源,其价格波动也一直备受各方关注。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加之国内资源的供给紧缺,我国对于很多重要的大宗商品都要依赖国际市场进口,且我国的经济仍处于城市化与工业化快速发展的阶段,对大宗商品的庞大需求也使得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对我国宏观经济的影响越来越大。然而我国在国际市场上一直缺乏大宗商品定价的话语权,常常面对“高买低卖”的被动局面,并随时要承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所带来的风险。中国因素是否会影响大宗商品价格的波动,其影响渠道和程度又是怎样的,在目前的情形下我国如何妥善制定大宗商品战略,如何提高我国对国际大宗商品的定价话语权?基于这些问题,本文通过理论和实证两方面展开了探讨。本文首先介绍了大宗商品的分类,以及国内外具有定价功能的期货交易所,回顾了近十多年内大宗商品价格的走势特征,以更好的了解大宗商品市场的发展现状。接着从大宗商品的商品属性和金融属性两个角度出发,梳理了有关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影响因素的理论框架,主要涵盖了供需因素、货币政策因素、投机因素以及市场间联动因素,为后文的实证分析奠定了基础。其次,文章通过Johansen协整关系检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和向量误差修正模型(VECM)相关检验等方法,并通过分组对比的形式,对影响大宗商品价格波动的中国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初步得到一些结论:第一,无论是否包含中国因素,来自实体经济的需求都是推动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的主导因素,纳入中国因素后基本面对大宗商品的影响增大;第二,在模型的构建中若扣除掉中国因素,所得到的结果都会有所偏差,中国因素的确会影响到大宗商品价格的波动,但中国需求和流动性的影响作用都要小于发达经济体;第三,大宗商品的金融属性日益增强,大宗商品市场与股票市场确实存在着相互影响的联动效应,中国股票市场的波动也会影响国际大宗商品市场。最后,结合理论框架与实证分析的结论,为我国应对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提升在国际市场上的定价话语权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