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铁氢化酶活性中心模型配合物的合成和性质研究

来源 :大连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317784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氢化酶能够可逆催化质子还原产氢,由于其独特的蝶式构型和高催化活性,近年来氢化酶活性中心的化学模拟和产氢机理的研究得到广泛关注。催化质子还原产氢的关键问题是降低[2Fe2S]骨架中铁核的电子云密度使其更容易被还原,或者增大铁核上的电子云密度使其更容易发生质子化。本论文通过在氮杂二铁二硫配合物引入五元和六元杂环合成了一系列唯铁氢化酶活性中心的模型配合物,期望电荷密度较大的五元杂环的引入,使质子化更易发生,电荷密度较小的六元杂环的引入可以降低还原电位。在五元和六元杂环化合物中,本论文分别选择呋喃、噻吩和吡啶作为桥氮的取代基,合成了一系列氮杂二铁二硫配合物[{(μ-SCH22NCH2(2-C4H3O)}Fe2(CO)6](4)、[{(μ-SCH22NCH2(2-C4H3S))Fe2(CO)6](5)、[{(μ-SCH22NCH2(5-Br-2-C4H3O))Fe2(CO)6](8)和[{(μ-SCH22NCH2(2-C5H4N)}Fe2(CO)6](25)。通过电化学测试发现呋喃和噻吩取代的模型配合物4和8在高氯酸的作用下,桥氮上首先发生质子化,相应出现的还原峰电位分别降低至-1.13V和-1.09V,配合物8中活性基团溴的引入使其具有更好的催化活性。在强酸的作用下,配合物4、5和8均在桥氮原子上发生质子化,而吡啶取代的模型化合物25在酸的作用下质子化具有选择性,发生在吡啶氮原子上,并得到质子化产物[{(μ-SCH22NCH2(2-C5H4NH)}Fe2(CO)6ClO-4](25H)。通过配合物4和25的配体交换反应得到单膦配体配位的化合物17-20,双膦配体配位的21和22,以及N,N-二甲基咪唑双卡宾配位的23和26。具有供电作用的膦配体和卡宾配体取代铁原子上的羰基可以有效增大铁核上的电子云密度,使铁原子之间更易发生质子化。在双三甲基膦配合物22的电化学测试中,发现它的还原电位为-2.3V,这说明双三甲基膦配体取代可以增加铁上的电子云密度,并在酸的作用下发生铁原子之间的质子化,形成氢键,并在电化学测试中催化质子还原产氢。而具有更强供电性配体的双卡宾取代的配合物23和26的还原电位在-2.5V左右,羰基红外吸收峰为1963-1886cm-1,表明铁原子上电子云密度更大,从而更容易发生铁原子上的质子化,在三氟乙酸作用下铁原子之间的负氢通过核磁氢谱的检测分别在-27和-55 ppm。此外在配合物8的合成中发现NBS与铁硫配合物作用的一种新反应。以配合物5为原料,在NBS的作用下并没有得到期望的溴化产物8,而是得到原料[(μ-S2)Fe2(CO)6](1),通过改变不同的实验条件和反应物等辅助实验以及实验结果表征,提出了这一反应可能的机理。配合物均通过红外光谱、核磁和质谱进行了表征,其中4、5、8、17、19、21-23、25、25H和26等11个配合物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进一步证实了它们的结构。
其他文献
目前,利用量子化学从头算来研究化学反应,确定化学反应的机理是理论和计算化学的一个重要课题。用量子化学计算方法来研究金属有机反应,将在分子水平上对反应机理有更深刻的
农学专业课系列课程是农科类学生重要的专业基础课,这些课程的教学效果,将对人才培养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河套学院办学基础薄弱,学院从人才培养方案开始进行教学改革,通
非线性光学在全光学信息处理、光计算机、光通讯等许多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非线性光学材料及其特性的研究是这一领域发展的重要基础。我们经过大量的研究证明:额外电子是一
论述了公益诉讼与行政公益诉讼的关系,提出建立行政公益诉讼的必要性和依据,并对构建我国行政公益诉讼进行了思考。 Discuss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ublic interest l
沥青材料的感温性是沥青性能的重要指标 ,评价沥青感温性的方法 ,通常都采用粘度 (稠度 )随温度而变化的行为来表达。常用的方法有 :针入度———温度指数法 ,它根据不同温度
通过该课程的理论学习和实验技能训练,学生能牢固掌握化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分析、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
本论文共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在连续介质理论框架下分析了传统非平衡溶剂化理论中存在的问题和建立了非平衡静电自由能的新表达式。这一部分包括第一和第二章;第二部分包括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