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黄庭坚既是宋诗的代表性作家、江西诗派的开创者,又是一名虔诚的佛教居士。他阅藏、参禅,与佛教各派的法师来往频繁,沉醉禅悦之风,深解般若义趣,佛禅义理对他的思想和人生念度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佛禅思想不但进入了他的诗学观念,也深深地影响着他的诗词创作。黄庭坚从少时就开始接触佛教,从接触到接受,直到成为一个信仰坚定的佛教徒,这其间他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思想抉择过程。笔者将他的一生分成五个阶段来考察,分析他在不同时期佛教信仰发展、变化的特点。黄庭坚的青少年时代与叶县初仕时期(1045—1071)是他与佛教的接触期;任职大名国子监时期(1072—1079)是他思想的苦闷期,为解除困惑与烦恼,他进一步亲近佛教;任职太和期间(1080—1085),是黄庭坚趋心向佛的重要转折点。元丰七年,作《发愿文》,标志着他正式成为一名佛教徒,把佛教作为自己的终身信仰;元佑京师期间(1086—1093)是他学佛的深入期,他吸收禅宗“平常心是道”的思想,把信仰融入生活,将儒、佛思想紧密结合,形成了“超世而不避世”的人生态度与“俗里光尘合,胸中泾渭分”的性格;贬谪黔宜期间(1094—1105),是黄庭坚参禅的突破期,他勘破心念的虚幻,体会到心性本体(真如)清净、寂净的特质,对心与境关系有了新的认识,面对逆境,心态更加平和。黄庭坚的佛教信仰与佛禅思想既有北宋时期的时代特征,也有其个性化的特点。笔者分析了黄庭坚阅读的佛教重要经典以及他所吸收的内容,并考察了他与一些僧人的交游。在此基础上,对黄庭坚的佛教思想及其禅学内蕴进入了相对深入的解析。黄庭坚的佛教思想以毕竟空的般若思想为宗旨,以“心性论”为核心,以“观”和“照”为禅修方法,以随缘任运为人生态度,形成了一套系统而完整的思想体系。他的佛禅思想又与儒家、道家思想交融契合。处在新儒家以儒融佛与佛教会通儒学的时代思潮之中,黄庭坚吸收了佛禅心性修行的内容来改造儒学,强调把道德伦理落实、内化到心性修养上。同时,他着重以佛教的视角去理解庄子“逍遥”“齐物”之说,使之与佛教的般若思想统一,整合成一种无累于物、心不执着、万物一家、与道合一的心灵自由解脱境界。般若空观宗旨、心性论内涵与观照的禅修方法对黄庭坚诗学观念有直接的影响。他提出了“文章本心术”的观念,认为诗歌是创作主体心灵世界的投影,从学诗、写诗到读诗都贯穿着心性之学的意脉,把心性修养当作文艺创作的重要前提;他对创作中的心物关系有新的体认,形成了“观化”、“阅世”的独特观物方式;在“不立文字”与“不离文字”佛禅语言观念与宋代文字禅的风气影响下,黄庭坚既重视语言艺术,总结诗歌语言技法,又注重言外之意的阐发,句法与意蕴并重,妙手与妙心同举,籍以发挥语言的以技进道之功。黄庭坚的诗歌创作,精心选择意象,着力塑造意境,寄托了诗人的高远襟怀。笔者以“月”和“松”意象为例,分析指出,黄庭坚的诗歌意象对其在古典诗歌中的传统寓意有所开拓,增添了禅学内蕴。黄庭坚还学习佛教“以偈说理”与禅宗“以诗说禅”的方法,实景与虚景结合,创造了多种充满禅意的诗歌意境,使他的涛歌体现了一种清净、超然的主体精神,格韵高绝。黄庭坚还在以禅入词方面作了多方面尝试,包括隐括禅偈、歌咏禅宗故事,援引禅意理趣入词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