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随着我国“走出去,引进来”政策的推进,我国跨境重组活动日趋活跃。相较于境内重组,跨境重组交易行为具有多变性和复杂性,面临着更为棘手的税收问题。目前我国现有跨境重组相关企业所得税政策立法层级较低,较高的免税门槛使得免税政策难以真正落地,企业跨境重组仍背负着沉重的税收负担。本文对企业跨境重组企业所得税制展开了深入的理论和实践研究,以税收中性原则为基本出发点,通过梳理现有跨境重组企业所得税的政策体系,挖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走出去,引进来”政策的推进,我国跨境重组活动日趋活跃。相较于境内重组,跨境重组交易行为具有多变性和复杂性,面临着更为棘手的税收问题。目前我国现有跨境重组相关企业所得税政策立法层级较低,较高的免税门槛使得免税政策难以真正落地,企业跨境重组仍背负着沉重的税收负担。本文对企业跨境重组企业所得税制展开了深入的理论和实践研究,以税收中性原则为基本出发点,通过梳理现有跨境重组企业所得税的政策体系,挖掘政策动因,并运用案例分析等研究方法,揭示基本免税要件和跨境特殊反避税规则的现存问题,后者包含集团内部跨境重组转移路径过于局限、100%持股比例门槛过高以及跨境重组类型覆盖范围过于有限等问题。最后,本文在结合国际经验的基础上,基于我国政策现状,为进一步完善跨境重组企业所得税法律制度提出了参考意见。本文主要运用了比较分析法、案例分析法和理论分析法,通过对比国际上具有借鉴意义的相关税收政策,并将税收理论与实务经验相结合,从多方位论述我国跨境重组企业所得税制度的政策现状和主要问题。通过对跨境重组基本免税要件与跨境重组特殊反避税规则两个方面的内容研究,本文归纳了跨境重组税收政策的税收原则基础,并以此为指引,反观现有制度的不合理之处。首先,对于跨境重组基本免税要件,在政策制定上我国以税收中性原则为基础,并结合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和纳税必要资金原则,以合理商业目的、股东权益连续性、经营连续性以及多步骤交易原则作为企业免税重组的检验标准,在限制避税型重组的同时鼓励真实重组。通过理论分析以及国际比较分析,本文发现免税要件中的各项规则存在定义不清、自相违背等诸多问题,亟待进一步辨析和明确;其次,跨境特殊反避税规则则是我国在考虑基本免税要件的基础上,秉承着谨慎性原则制定的跨境反避税条款,其核心要义在于给予纳税人一定程度免税待遇的同时最大限度地保障我国的税收利益和税收管辖权。通过理论分析法和案例分析法,本文总结得出跨境特殊反避税规则的主要目的是进一步保证股东权益连续,从而确保税收利益和税收管辖权不受侵犯,然而通过对不同转移方向下的同种重组类型、同一转移方向下的不同重组类型,以及同一重组行为的不同重组路径中的重组行为进行拆解,本文认为现有政策中过于严苛的免税条件存在诸多不合理之处,税收中性原则并未得到合理体现,纳税人合理节税权收到侵犯,不利于我国跨境重组行为的进一步开展。通过总结现有国内外关于企业跨境重组的相关研究,结合国际相关理论与经验,并立足于我国现有税收制度及相关问题,本文为完善我国跨境重组企业所得税制度提出了可供参考的政策建议,旨在保证我国合理税收管辖权与税收利益的基础上,基于税收公平和效率原则给予跨境重组交易过程中的重组参与方适当的政策支持。首先,在遵从税收基本原则和政策价值取向的基础上,定性且定量地对我国基本免税要件的相关规则做出进一步的明确和补充,坚实跨境免税重组的政策基础;其次,受现有跨境特殊反避税规则的限制,跨境免税重组政策覆盖范围较为局限,相关规定缺乏政策逻辑,有违税收中性原则,因此,应逐步完善现行税收规则,合理拓宽免税范围;最后,在提升跨境免税重组政策适用性的同时,应进一步加强跨境重组反避税工作,堵塞政策漏洞,更好的维护税收主权国家的利益。
其他文献
我国资本市场的行政色彩一直较为浓厚,阻碍了资本市场资源配置的效率。2019年以来,我国资本市场加快股票发行制度的变革,开始大跨步从核准制走向注册制,股票市场的控制权正逐步转向市场,全面注册制的时代近在眼前。回溯我国证券发行制度变革对资本市场的影响,研究多数集中于对公司IPO直接融资效率的探讨,仅有个别文献对不同的市场状态下的估值体系变化进行了探讨和研究。而且涉及国内改革,国外学界的研究成果更是无从
在目前的经济竞争大环境背景下,随着我国的经济水平连年上升,同时市场化水平逐年提高,国内企业之间的竞争也变得愈加激烈,其中对于人才的竞争尤为重要。企业的战略需要由高管人员来制定,因此高管人员的任命对于企业价值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近年来,我国逐渐与国际市场接轨,掀起了一场回国热潮,吸引了众多优秀人才来华发展,他们对中国经济的作用日渐受到学者的关注。对于高管的海外经历与企业价值的关系出现了不同的看法。
<正>作为我国经济制度的内在要素、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力量,民营经济长期以来在稳定增长、促进创新、增加就业、改善民生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近日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共提出31条政策措施。《意见》对民营经济定位作出重要表述,“民营经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是推动我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
随着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上市公司的数量越来越多。虽然我国IPO进程处在核准制向全面注册制转变的阶段,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建立使得通过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来融资的渠道增加,但是上市条件逐步多元也使得满足申请条件的公司数量增加,此外,从投资银行开展上市辅导备案、上市准备到成功发行股票并上市的时间成本依然很大。IPO能为公司提供很多优势,例如:提高企业曝光度、吸引优秀的管理层和员工、创造多样的融资机会等,
1994年分税制改革以来,地方财政收支状况从1995年的盈余42.98亿元转变为2019年的赤字9300亿元,财政支出压力日益加剧,严重制约了地方政府的职能发挥和地方财政的可持续性。2019年末,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爆发以来,各级政府为抗击疫情出台更加积极有为的财政政策,赤字率和债务规模进一步攀升。PPP(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s,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长期被认为是缓解
<正>审计事业是党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审计工作始终绝对服从于党的政治主张和中心任务。内部审计作为审计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部门单位强化内部控制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为推进单位经济决策科学化、内部管理规范化、风险防控常态化发挥重要作用。中信重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信重工”)前身是洛阳矿山机器厂(以下简称“洛矿”),是我国“一五”时期156个重点建设项目之一,被誉为“中国工业的脊梁、
股权质押对企业价值的影响一直是学界研究的重点,关于股权质押到底是提升企业价值的催化剂,还是伤害企业价值的凶器,学界莫衷一是:积极派学者认为股权质押往往能够为公司快速发展注入活钱,助力上市公司实现既定的业绩目标,成为业绩腾飞的推动力,且股权质押对于股东而言无需转移所有权,在此背景下依然能够对上市公司有良好的控制能力,出于厌恶控制权转移风险,股东有动力提高公司的经营水平与业绩指标,进而对公司价值带来积
从2003年开始,世界银行公布《营商环境报告》,对全球190个经济体进行营商环境便利度排名,税收营商环境作为重要的考量指标,对整体营商环境的影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我国在2019和2020年营商环境报告中均被评为营商环境改善最大的十个经济体之一,电子纳税申报和缴纳系统作为营商环境改革亮点之一,对稳定税收征管环境、优化国家营商环境、促进公平和效率以及我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近几年,有关如何降低税收征
1994年“分税制”改革以来,随着地方公共服务事权的不断增加,很多地方政府都出现了财力小于事权的收支缺口问题,而在新预算法实施之前,地方政府的一般公共预算必须保持收支平衡,地方保运转、促发展的财政资金不足使得一些地方政府通过投融资平台等方式举借债务,而且有很强烈的动机通过举借债务的方式“经营城市”。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固定资产投资拉动的经济增长模式已经难以持续,在财政分权、晋升压力、“三保”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