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料库语言学再加上软件统计出来的结果参数,即可显示译作的文体风格,业己成为学界共识。《唐诗三百首》因其完整性和文学价值被译成多种英语版本,其中最著名的是许渊冲版Three hundred Tang poems(下简称Xu’s version)和Witter Bynner版The jade mountain(下简称Bynner’s version)。本文在自建《唐诗三百首》的许渊冲译本和宾纳译本平行语料库的基础上,对两译者文体差异进行了研究,研究问题如下:1.许渊冲译本和宾纳译本在词汇、句法和篇章层面各自显示出怎样的文体特点?2.导致许渊冲译本和宾纳译本文体差异的原因有哪些?研究结果表明在词汇层面上许译本类符/形符比较高,高频词中功能词、长词和复杂词较少,由此表明许译本较为简洁明了,倾向于使用较简单实词进行翻译,以简化普及汉语诗歌,并保持原诗清新自然的风格特征。相反,宾纳译本更加正式复杂,功能词较多,长词和复杂词远多于许译本。尽管宾纳译本可以接受,但是读起来不太自然。句法层面上,许渊冲倾向于意译,使用简短句,较少使用并列连词和从属连词,与原诗简洁易懂的风格相近;而宾纳译本偏直译,倾向于使用层级分明的长句,使用较多的并列连词和从属连词,因此句型多变,风格更趋正式。篇章层面上,许译本的可读性较高,难度较低。此外,许渊冲采用韵诗翻译,灵活工整,旋律优美,与原诗风格相近,有助于读者感受中国古诗及古代文化之美。而宾纳译本可读性较低,难度较高,结构普通,组织无序,读之费力,缺乏优雅旋律。尽管宾纳译本层级分明,语法完整,但并未体现出中国古诗的真正蕴意和艺术,不如许渊冲译本优美。两译者文化背景、母语以及个人经历和知识结构造成了译者文体的差异。本文的研究意义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就理论来讲,本文可以丰富古诗的汉英文体研究,进一步证明了将语料库文体学与翻译研究相结合起来,用以证明不同层面的具体文体特征的可行性。2)就教学意义来讲,本文可以促进翻译教学。3)就现实意义来讲,本文可以在理论上为翻译实践提供一定的参考,进一步促进中国古诗及文化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