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植物水力学特性是当前植物水分关系研究的重要内容,直接决定着树木的抗旱性和水分利用。本文通过对黄土高原丘陵区典型落叶木本植物的叶性状与PV曲线参数之间关系、不同演替阶段的群落优势种山杨、白桦以及辽东栎水力学结构特性以及典型灌木水力结构特性与木质部解剖结构的关系进行研究,试图揭示该区域典型植物叶功能性状变化与植物生理耐旱性间的关系,阐明该区典型乔灌木的水力结构差异及其结构基础,以为黄土高原退化生态系统恢复和重建提供理论基础。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11种供试树种的比叶质量与叶密度呈极显著正相关,叶密度与叶厚度呈显著负相关;膨压损失点对应的渗透势(Ψtlp)和饱和渗透势(Ψsat)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且Ψtlp和束缚水含量(B)呈显著负相关关系。典范相关分析和Pearson相关分析表明:叶性状和PV曲线参数两组变量间有一定的相关性,比叶质量与膨压损失点对应的相对含水量呈显著负相关,而与叶密度之间的负相关关系也接近显著。这些结果表明影响该区植物比叶质量的主要因素为叶密度,叶密度与厚度之间存在一定的制约关系;渗透物质的积累和束缚水含量的增加是造成该区物种Ψtlp降低的主要原因;高比叶质量的物种RWCtlp低,耐旱性相对较强,从而揭示了比叶质量高的物种抗旱的生理机制。(2)辽东栎叶片的饱和渗透势(Ψsat)、膨压损失点对应的渗透势(Ψtlp)和相对含水量(RWCtlp)明显低于山杨和白桦,且有高的叶水容。辽东栎的的最大Ks高于山杨和白桦,但HV值低于山杨和白桦,导致3种树种的最大Kl差异不大。无论是叶还是枝干,辽东栎抵抗栓塞的能力均大于山杨和白桦,其水分传输安全距离(旱季叶最低水势Ψmin与导水率损失50%时对应的叶或枝干木质部水势Ψ50之差)和叶对枝干的水力保护作用(叶与枝干的Ψ50之差)也明显大于山杨和白桦。两种演替早期树种山杨和白桦的水力结构特性差异不大。这些结果从水力学角度揭示了演替顶极种辽东栎高的耐脱水能力、大的叶水容、相对强的抵抗栓塞能力和高的水分传输安全性是其耐旱性强于演替早期种山杨和白桦的重要原因。(3)子午岭林区4种典型灌木小枝枝干的最大比导水率(Ks-max)以狼牙刺为最大,其次为沙棘、山桃和黄刺玫,枝干木质部抵抗空穴化形成的能力为:黄刺玫>山桃>沙棘>狼牙刺。4种典型灌木枝干的最大比导水率与木质部导管平均直径和水力直径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与导管密度和木材密度呈显著负相关关系。4种典型灌木的抵抗空穴化能力与其木质部导管平均直径和木材密度呈显著负相关关系。表明:导管直径和木材密度是影响黄土丘陵区典型灌木水分传输能力以及抵抗空穴化形成能力的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