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岁月是一条河,雅礼人已经驶过了一段百年的波涛。”作为一所誉满三湘的百年学府,雅礼中学与她的诸多同伴相比独具特色。雅礼中学由美国耶鲁大学的民间团体雅礼协会创办于1906年,其特有的“洋背景”近年来已引起了学界的多方关注。但通过对已有研究成果的回顾与分析,我们很难见到以雅礼中学为单个研究对象的系统性研究成果,从社会史角度对雅礼中学进行的研究更是没有。那么,作为一所由西方势力创办的基督教性质的中等教育机构,她在治校、治学与治人方面有着哪些独到之处,而这些独到之处对雅礼中学百年来的发展又有着哪些独特的影响,雅礼中学的办学模式又给当时的湖南教育带来了哪些新鲜的空气,本文旨在从社会史角度对二十世纪前五十年的雅礼中学进行一个全新的剖析,即将这一时期的雅礼中学视为一个小型社会,进而从学校成员构成及其相互关系、学校与外界关系、学校生活、学校功能及雅礼中学的社会影响等五个方面来深入这个小型社会,考察其中究竟是怎样的一番图景。为何注目二十世纪的前五十年,因其是雅礼会参与的五十年,是西方元素直接融入的五十年,是雅礼中学发展的最初五十年、经历最丰富的五十年、也是波动最大的五十年。由此,我们发现了一个“全新”的雅礼。在这样一个以董事会、校长、教师、学生及行政管理人员为主体的小型社会中,成员们体验着一种不同于其他中式学校的,西方的、新鲜、丰富而又略带刺激的校园生活。成员间的关系是和谐而密切的,其与周围外界的联系也是频繁且以友好为主流的。而这一小型社会的出现在当时不仅给湖南教育界刮来了一股新风,也对当时的社会起到了一定的示范效用,同时对生活于其中的成员人格之养成与个体之型塑也影响颇深。百余年来,从这样一个社会中走出来的雅礼人中有院士、专家、学者;有革命家、外交家;有文学家、艺术家,也有领导干部,当然还有更多在平凡岗位上默默奉献的普通劳动者。他们活跃在祖国的各行各业,用青春和激情共同谱写着祖国的华美乐章,推动着中国历史的前行,当然,他们也在背后默默关注着母校的点点滴滴,祝福着母校的辉煌明天。麓山苍苍,湘水泱泱,雅礼之爱,山高水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