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Land Use/Land Cover Change,LUCC)是目前全球变化研究的核心主题之一。由于自然因素与人文社会经济的影响,土地利用/土地覆盖不断地发生变化,成为影响区域生态效应重要因素。本文选取的研究区--新疆南部于田地区,是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典型的绿洲荒漠生态环境交错带之一,也是新疆生态环境破坏最严重的地区之一,自然条件十分的恶劣,生态环境异常脆弱,人民的生存发展环境受到很大的威胁。选择该地区作为研究重点,对如何解决西部干旱区生态环境保护和发展的问题,无疑是最典型的范例。也有利于当地政府为发展经济的战略部署和决策提供有力支持,有利于当地人民尽快摆脱贫困,走向富裕。因此,论文以于田绿洲为案例,对当前资源与生态环境研究的热点问题,即区域尺度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及其生态效应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于田绿洲1989-1999年,荒漠,水体,低草,农田位居前四位依次为91.41%、78.27%、71.45%和67.07%,自稳定性较差的是低草、中草和盐渍地依次为58.21%、35.56%和31.52%。这段时期转出面积和比例最大的为农田,转出比例及转出面积为11.47%和42km2,主要转化为中草和高草;转入面积最大的是高草,主要是中草和农田面积的转入,面积合计120.9km2。于田绿洲1999~2002期间,荒漠维持原占地面积的91.67%,农田达到80.75%,面积达216.6km2,低草、中草、高草未变化比例依次为59.11%,48.57%和22.50%,盐渍地的未变化比例是最小的,只有22.65%为未变化的,而从中草,低草,农田转化成盐渍地的比例达47.74%其转入比例也最大,特别是中草和农田的转入面积为26.5km2和17.8km2。各种土地覆被类型中,低草的转出面积最大,面积为114.5km2,主要转化为中草和荒漠,高草的转出比例最大,达18.31%,主要集中在中草和农田;耕地的转入面积和比例都是最大,主要由高草、中草和农田转化而来,面积为100.5 km2。整个于田绿洲1989~2002期间,各种土地利用类型的维持和转化特征是不一样的,除了荒漠维持原占地面积的88.85%外,维持其占地比例最高的就是农田达到69.03%,面积达424.5km2,这反映了14年来于田绿洲人们于田绿洲农业生产活动的广泛性,也同时体现出以农业为主的用地结构类型,在低草、中草、高草中,未变化比例依次为53.21%,46.77%和39.59%,这与各地类受人类干扰的强度有直接关系,距离绿洲内部也就是居住地越近,自稳定性越差,盐渍地的未变化比例是最小的,14年来,只有19.25%为未变化的,而从中草,低草,农田转化成盐渍地的比例达47.74%,其转入比例最大,特别是低草与中草的转入面积为38.0km2和37.1km2。研究区在这期间土地利用变化的总体趋势为:各种土地覆被类型中低草的转出面积最大,转出面积为182km2,主要转化为中草和荒漠,耕地的转入面积最大,主要由高草、中草和农田转化而来,共转入面积为58.5 km2。通过构建3期动态图谱分析,于田地区土地利用覆盖变化主要集中在交错带的转换,尤其是交错带的三大类型低草,中草,高草之间的转化更是占了各种土地覆盖的前三位,生态交错带与荒漠之间的交替十分明显。1989-2002年14年间,于田绿洲景观变化十分显著,耕地由于面积增加不断合并和相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