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福寿螺在多个国家广泛分布,严重危害当地的农业和生态环境。目前常见的福寿螺防控主要是化学防控,其次是生物防控,但单纯地使用化学防控措施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大,使用生物防控管理难,成本高,而现有的物理防控方法一般采用人工收集卵块与螺并集中销毁、灌溉水口设置拦截网、引诱物诱集成螺等,这些措施对环境危害小,简单易行见效快,管理方便、投入成本低,能够很好地辅助化学防控与生物防控措施,进而更有效地减少螺害。然而,目前对这些物理防控措施的技术效果的定量化研究很少,因此,本研究设计了不同扦插竹竿、浸泡卵块、投放诱集物以及设置拦截网等方式捕获福寿螺及其卵的系列实验,获得了以下研究结果:1.在稻田插竹竿能诱集福寿螺在其上产卵,且在竹竿上收集到的福寿螺卵块数量呈现返青期>拔节期>抽穗期的变化趋势。水稻移栽后,在靠近田埂1 m处,距离水面30-50 cm,且竹竿间距1 m时,沿田埂内周扦插一圈扁竹竿(若在螺卵发生密集的小范围区域,可减小间距为30 cm,高密度扦插竹竿),能更大限度地吸引福寿螺产卵,达到更高的螺卵防除效率。2.白天浸泡、夜间排水的方式处理卵块能影响卵块孵化。当卵龄1天时,随着浸泡次数增加,初孵日会延长,孵化持续期呈先延长后减短的趋势,孵化率逐渐降低。在卵龄4天之前,浸泡次数越多,对福寿螺卵块孵化越不利。当卵龄达到4天以上,浸泡1次时,发现初孵日变化与对照差异不大,孵化持续期减短,但孵化率较对照降低较少。卵龄7天时,浸泡次数越多,孵化持续期越短,孵化率不受影响,与对照持平。在实际应用中,应在卵块越新鲜时,浸泡尽可能长的时间,能够达到最大的灭杀卵块效果。3.投放香蕉皮能够最快吸引福寿螺取食,莴苣叶在60 min前能聚集大量福寿螺;投放报纸时,60 min前几乎无福寿螺取食,60min后逐渐有福寿螺进行取食。香蕉叶因其粗糙、适口性差,随着时间变化,少有福寿螺取食。0 cm水层时,四种诱集物均能够吸引大部分福寿螺取食;15 cm水层时,香蕉皮能够吸引最多的福寿螺取食;在30 cm水层时,福寿螺在报纸上数量最多。当0.81只/L福寿螺的密度下,投放莴苣叶和报纸时,吸引来取食的福寿螺比例高,而对香蕉皮和芭蕉叶的取食低;当密度为0.40/L福寿螺时,投放莴苣叶的箱子取食比例高于其他密度处理;0.20只/L福寿螺时,香蕉皮上聚集取食的福寿螺数量比例最大。4.在不同位置设置拦截网的拦截福寿螺效果不一样,入水口设置拦截网的拦截福寿螺数量显著多于出水口处(p<0.05);拦截网孔径越小,拦截福寿螺效果越好,0.5 cm孔径的拦截网能够拦截所有螺级的福寿螺,1.5 cm孔径的能拦截所有大螺,部分幼螺和中螺,2.5 cm孔径的只能拦截少量福寿螺。气温低时,在无水覆盖的湿润土壤中及低洼积水处,土表可见的福寿螺数量显著低于泥土及积水中的福寿螺数量。将网筛埋于泥土及积水中,均能收集到福寿螺,其中,埋于积水中的网纱所收集的福寿螺数量显著高于埋于泥土中的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