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磺化聚芳醚砜嵌段聚丁二烯质子交换膜的研究

来源 :上海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ilei274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燃料电池是一种非常有前途的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电化学装置。在众多类型的燃料电池中,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由于其具有高能量密度、快速启动、清洁、便携等特点被广泛应用在多种电化学装置中,如电动汽车和便携电池等。因为质子交换膜是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关键组件之一,所以众多科研工作者在开发聚合物电解质材料方面投入了大量的精力。虽然,目前在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方面应用广泛的全氟磺酸质子交换膜(如Nafion膜),其化学稳定性优异、电导率高,但是高昂的价格和性能上的一些缺陷限制了它们的应用范围。因此,整个领域又投入价格便宜、性能优异的新型Nafion替代膜的研发工作。 众所周知,象Nafion(R)、DOW(R)这类全氟磺酸质子交换膜由于结构中高度的相分离,使其在离子交换容量较低的情况下仍然具有很好的电导率。因此,薄膜的微观结构被认为是决定质子交换膜电导率的一项重要因素。而近来的研究发现,嵌段共聚是一种实现这种相分离结构的很好途径,因为它不仅将亲水链段限制在一个特定的区域而且可以保持疏水区域的聚集状态。 在本论文中,我们通过缩聚反应合成了基于聚芳醚砜嵌段聚丁二烯的新型嵌段聚合物,然后用乙酰磺酸脂对柔性的聚丁二烯链段进行选择性的磺化,最后用溶液流延涂膜的方法制备质子交换膜。反应的中间体和最终磺化聚合物的结构用红外和核磁氢谱进行了表征。用差示扫描量热法和热重分析测量了薄膜的玻璃化转变温度、熔融峰温度和热降解温度。薄膜的透射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分析发现不同磺化度的质子交换膜具有不同的微观结构。交流阻抗谱分析发现,这种新型的聚芳醚砜嵌段磺化聚丁二烯(PAES-b-SPB)质子交换膜即使在较低的磺化度(11.5﹪)情况下,25℃时的电导率仍达到了0.0302S/cm。通过对磺化共聚物质子交换膜的结构和性能的关系研究发现,分子结构中高柔性的磺化链段有利于富离子区域的形成,从而有利于提高薄膜的质子电导率。 为了消除以上合成的部分磺化的PAES-b-PB嵌段共聚物主链中仍然存在的不饱和双键、改善薄膜的稳定性,我们对薄膜进行了本体的环氧改性。用红外光谱研究PAES-b-SPB质子交换膜环氧改性的动态过程和不同磺化度薄膜的环氧改性结果。同时我们还详细地研究了环氧改性对薄膜的微观结构、表面形貌、热稳定性、吸水率和溶胀性能、机械强度以及质子电导率的影响。 嵌段共聚物的相分离结构是通过聚合物链段的团聚而实现的,它使两个不相容的相相互共存,而其微观结构的形貌又受其组成和薄膜的制备过程影响。不同的聚合物组成会引起薄膜微观结构的变化,并且最终影响薄膜的物理化学性能。因此,我们通过制备了一系列具有不同链段组成的PAES-b-SPB质子交换膜来研究链段组成对质子交换膜的微观结构、热性能、氧化稳定性以及质子电导率的影响。 基于以上的一些结论,我们进一步合成了一系列同时磺化硬段与软段的PAES-b-PB嵌段共聚物(SPAES-b-SPB),并用红外和核磁氢谱对它的分子结构进行了确认,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了这类新型质子交换膜微观结构的变化。另外,我们还研究了分子链中磺化硬段和磺化软段之间的相互作用对质子交换膜性能的影响。
其他文献
现阶段的数学教学需要教师合理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因材施教,需要教师经常开研讨会.此外,教师应经常组织学生分析自身学习中的问题,如果不及时对问题进行分析就会导致学生的
本文研究了一种Al-Zn-Mg-Cu合金经过不同单级时效和双级时效的显微组织和各方面性能变化。首先,通过透射组织研究表明,单级时效更有利于获得细小且分布密度更高的晶内析出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变革,信息技术的创新和发展,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通过多媒体技术的应用,突破了传统的“填鸭式”历史教学模式,通过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给学生展现了生动、
锂离子电池具有高的能量密度,高充放电效率,寿命长以及无记忆效应等优点,已成为满足未来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高能电池之一,电极材料是其发挥这一效能的关键。然而前商业上普遍使用的石墨负极材料,理论容量较低,无法满足高能量应用的要求,如汽车动力电源、智能电网等。因此,人们致力于研究新的电池材料来满足未来锂离子电池的发展需求。就这一点而言,过渡金属氧化物及过渡金属硫化物具有高的理论比容量,成为近年来负极材料
期刊
离子液体以其熔点低,安全性能好以及电化学窗口宽等性质,在绿色化学溶剂和电解液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近年来,碳纳米管和石墨烯等新型碳纳米材料的迅速兴起,针对纳米受限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