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在中西医理论指导下,本课题对肺癌并发恶性胸腔积液患者的中医证候进行临床观察,探索肺癌晚期并发恶性胸腔积液患者中医证候的变化规律。方法:采用前瞻性的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对确诊为肺癌并发恶性胸腔积液的患者进行证候分布规律的观察研究。选择2009年3月至2010年4月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肿瘤科150例晚期肺癌并发恶性胸腔积液的住院病历进行观察。全部病例采用《肺癌患者证候分布规律前瞻性研究调查表》进行研究,按病例纳入标准详细观察肺癌并发恶性胸腔积液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含舌脉),并按研究设计现场辨证,确定初步证候,然后按照判断标准探讨该研究对象的证候特点,从中找出规律。结果:1肺癌并发恶性胸腔积液患者的证候主要包括气阴两虚型(61例,40.7%),气虚痰湿型(23例,15.3%)、气虚血瘀型(22例,14.7%),气虚型(17例,11.3%),痰热型(11例,7.3%),气滞型(9例,6.0%),气滞血瘀型(7例,4.7%)。2证型的分布与临床病理分型、分期无明显相关。鳞癌、腺癌均以气阴两虚型为主,小细胞癌以气虚血瘀型为主。ⅢB期、Ⅳ期均以气阴两虚型为主,其次ⅢB期以气虚血瘀证较多,占14.0%,Ⅳ期气虚痰湿证较多,占23.0%。经统计学分析无统计学差异。3临床观察的患者少量胸水107例,占71.3%,中量胸水21例,占14.0&,大量胸水22例,占14.7%。证型分布与胸水量多少无明显关联,均以气阴两虚型多见,其次大量胸水患者气虚痰湿型较多,占18.2%,中量胸水患者气虚证多见,占14.3%,少量胸水患者气虚血瘀型较多,占16.8%。结论:1肺癌并发恶性胸腔积液患者证候分布复杂,单证少,复证多,虚实互见,总以气虚、血瘀、痰湿相兼多见。本研究观察到150例患者中气虚、阴虚、血瘀、痰湿、痰热、气滞是其基本证候,虚实夹杂,其中气阴两虚型最为多见,其次证型以气虚痰湿型及气虚血瘀型多见。2肺癌并发恶性胸腔积液患者的证型与胸水量无明显相关,证型均以气阴两虚型多见,考虑与患者肺癌并发胸水已属晚期,饮停胸胁,耗伤阴液,水液代谢平衡失调相关。在次证型中,患者证型分布表现为大量胸水时湿邪较重气虚痰湿型多见,湿邪随胸水量减少而渐轻患者证型以单证气虚型为多、少量胸水时患者气虚血瘀型较为多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