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对1978年以前的蚌埠城市历史地理的相关内容进行了研究和探讨,内容包括蚌埠城市兴起的历史地理基础、近现代城市形成、发展与地理环境的互动关系、近现代城市空间形态的发展演变以及对近现代城市化规律的总结。第一章论述了铁路通车前淮河两岸的小蚌埠和老蚌埠兴衰的过程,并在此基础行分析历史时期蚌埠古镇兴起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原因。第二章用翔实的资料复原津浦铁路修筑以来,蚌埠城市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影响此过程的地理环境因素。分析认为,津浦铁路的开通为蚌埠城市的兴起提供了契机,但真正促使蚌埠兴起的是中转枢纽地位的确立——成为皖北集散中心,由此交通优势转化为市场优势,城市商贸发展,人口聚集。政治地理因素在此期对城市的影响也是不能忽略的。民国时期蚌埠城市功能的提高对城市影响主要有推动市政建设的开展以及刺激了城市商业的发展。淮河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是构成蚌埠枢纽地位不可缺少的元素,一方面淮河的水患成为蚌埠城市发展的最大威胁。第三章是第二章的延续,文章论述了计划经济时期蚌埠城市的发展过程,总结了此期城市发展的特点,分析了这一时期地理环境因素对蚌埠城市发展的影响。分析认为,由于历史的继承,蚌埠作为皖北中心城市,利用交通的便利接受沿海的辐射,利用优越的自然资源优势,在行政地位下降的情况下依然保持了在安徽省的经济地位。第四章对蚌埠近代城市空间平面图的进行了复原工作,确定或者基本确定了城市各个空间要素的具体位置。通过分析,对蚌埠近现代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构成及其拓展演化有了较为清晰的了解。分析认为近代蚌埠的各个功能区尚未形成,但是各空间要素有相对聚集的现象,且不同的空间要素的分布有其自身的特点和原因。第五章是第四章的延续,利用建国以来蚌埠的城市地图和城市规划图,分析了城市各个功能区形成的过程、拓展的原因、分布的特点。第六章和第七章从人口的聚集、人口数量的变化和人口结构的变化入手,研究近现代蚌埠城市化的动力、城市化在城市生活中的表现、城市化对城市的影响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