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碳基纳米材料的双极性射频器件和电路

来源 :北京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3951524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碳基纳米材料,包括石墨烯和碳纳米管,具有极其优异的射频电子学性能,可用来实现高性能的射频场效应晶体管及电路.其超高的迁移率和饱和速度,决定了它们可以有很好的射频响应速度.基于石墨烯和小带隙碳纳米管的场效应晶体管都可实现典型无关态的双极性输运特性,这种双极性输运特性很适合模拟电路的应用.在本文中,我们主要研究了基于石墨烯和碳纳米管的双极性场效应器件,以及在此基础上构建的射频电路,并探索了相关的应用.  为了对碳基场效应晶体管的栅效率进行优化,我们引入了可以在碳纳米管和石墨烯表面直接生长的高质量氧化钇介质.在生长高κ介质时不再需要对碳基材料表面做任何特殊处理.整个工艺仅需沉积几纳米金属钇,之后在热板上进行热氧化.采用5 nm氧化钇在碳纳米管场效应晶体管中实现了60 mV/dec的亚阈值斜率,这是室温下的理论极限值.同时,将高质量的氧化钇引入到石墨烯顶栅场效应晶体管中,实现了1,200 nF/cm2的顶栅电容,所得到顶栅效率是底栅的100多倍.  基于高质量的氧化钇项栅介质,我们实现了高性能的顶栅射频晶体管,并基于此构建了高效率的顶栅石墨烯倍频器.由于顶栅结构本征的低寄生电容,顶栅倍频器的增益和之前底栅结构相比提高了10倍.同时,倍频器的工作频率与底栅结构相比提高了20倍.此外,利用高效率的氧化钇介质,在机械剥离和化学气相沉积生长的石墨烯上均实现了截止频率和最高振荡频率可达GHz的射频晶体管,同时在百MHz频段实现了倍频功能.  利用小带隙碳纳米管,实现了双极性的高速场效应晶体管,其载流子迁移率高达18,300 cm2/V·s基于近乎完美的双极性晶体管构建了高效的倍频器.精确的频谱分析表明95%的输出信号功率都集中在二倍频,同时具有0.15的增益,为目前碳基倍频器的最高增益.此外,通过改变输入信号的直流偏置电压,可使电路在倍频器模式,同相放大器模式,以及反相放大器模式之间简单地切换,由此得到了多功能的射频电路.由于碳纳米管场效应晶体管中很容易实现电流饱和,我们在多功能电路中得到了真正具有电压增益的交流放大器.  最后,基于晶圆级石英上的碳纳米管平行阵列,构建了双极性场效应晶体管,并实现了高性能双极性微波电路,包括微波倍频器和混频器.其工作频率可达40GHz,远远超过了所有碳基倍频器和混频器高速电路工作时的频率.石英衬底不仅提供了碳纳米管直接生长的基底,同时还作为绝缘衬底有效地降低了衬底寄生效应.另外,石英衬底在金属型碳纳米管中诱导出的带隙也至关重要,意味着金属型碳纳米管也可参与信号处理,不需手性选择就可利用直接生长得到的碳纳米管阵列制各射频器件和集成电路.这为规模制备以碳纳米管为基的高端商用射频电路提供了一个解决方案。
其他文献
相变存储器(PCRAM)由于其低功耗、高密度、高速度、高可靠性以及低成本等优点成为了下一代非易失性存储器的有力候选之一。为优化相变存储单元性能,需要建立数值模型,以研究
近年来,随着移动终端的迅速普及和推广,射频无线通信技术得到了迅猛的发展。作为射频领域最重要的模块之一,无线接收机芯片性能的优劣直接决定了系统的通信质量。为适应越来
在对香溪河流域大型底栖动物长期监测(每月一次)的基础上,就人为干扰对大型底柄动物群落结构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包括:1)香溪河水系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的时空动态及其影响因子的
掺铒光纤激光器由于激射波长处于光纤的低损耗窗口,被认为是光纤通信系统的极具开发潜力的光源。随着光通信系统容量需求的进一步增长,时分复用(OTDM)、波分复用(WDM)或时分/波
本论文开展了针对中波和短波红外探测的非制冷红外焦平面阵列(FPA)技术的研究。该红外焦平面阵列利用了PN结的电压.温度效应,在恒定正向偏置电流情况下,随着环境温度的变化,P
单一的测试方法已经无法满足现阶段对整体故障覆盖率的要求,需要多种测试方法的混合使用,其中延迟测试已经成为关键部分,覆盖整体的95%以上,而大概有20%只能通过延迟测试独立覆
本文研究了翅荚决明(Cassia alata L.)种子萌发、组织培养以及发根农杆菌(Agrobacterium rhizogenes)ATCC15834对翅荚决明的遗传转化。结果如下: 翅荚决明种子最佳升汞消毒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在日益进步的现代市场经济中,建筑行业也逐渐兴起,随之建筑施工企业的数量也不断地增加,因此市场竞争也趋于激烈,发展状况更是瞬息万变.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于建筑施工的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