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羊皮肤癣菌病为临床上常见的羊皮肤病之一,具有传染性,多为慢性经过,表现为病灶处出现炎症反应、脱毛、瘙痒、结痂,并且病程较长,反复发作,给生产工作、临床治疗带来困难,同时羊发生皮肤癣菌病时会导致自身免疫力下降,生长发育不良,给养羊业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羊皮肤癣菌病是一种人兽共患病,对人类同样具有威胁,所以对羊皮肤癣菌病进行有效的综合防治对社会公共卫生安全也有着重要意义。有大量报道显示病原真菌对传统抗真菌药产生耐药,临床上治疗皮肤癣菌病的难度越来越大,当前国内外有大量研究证明植物精油有较强的抗真菌作用,同时植物精油作为天然植物提取物,使用时安全性高,不易残留,因此被开发治疗真菌感染所致疾病。研究目的:湖羊作为我国特有的绵羊品种,具有四季发情的特点,其养殖规模正迅速提升。当前陕西榆林市湖羊养殖规模正在不断扩大,为了探明湖羊皮肤癣菌病的发病特点、病原类型以及对当前常规抗真菌药物和植物精油的敏感性,从而形成关于羊皮肤癣菌病预防、诊断、治疗的理论与方法。研究方法:流行病学调查,包括年龄、症状、发病部位、发病类型等。通过采集病羊病灶处皮肤毛发样本于实验室进行分离、纯化培养病原菌株。对病原菌株进行PCR鉴定,确定病原菌的种类,并利用Rosco药敏纸片法探究病原菌对制霉菌素、酮康唑、伊曲康唑、植物精油活性物质复合物的敏感性以及微量稀释法药敏实验测定植物精油活性物质复合物对病原菌的最低抑菌浓度。临床治疗实验中,选取凡士林作为植物精油活性物质复合物的基质,起到赋形、提高药效、保护受损皮肤的作用。在临床上选取皮肤癣菌病患羊,根据微量稀释法试验结果,使用凡士林将药物调配到适宜浓度进行治疗,观察记录治疗效果,并最终确定治疗方案。研究结果:流行病学调查四个规模化湖羊养殖场的皮肤病发病率为2.9%(749/26252),以真菌性皮肤病为主,占总皮肤病病例数37.1%(278/749),显著高于细菌和寄生虫性皮肤病所占比例(P<0.05)。2~4月龄为羊皮肤病高发期,占总皮肤病病例数32.2%(241/749)。头面部发病羊数占总皮肤病发病数33.9%(254/749),显著多于其他部位发病的羊数(P<0.05)。实验共采集病料45份,经实验室分离纯化得到58株真菌,经PCR扩增、测序鉴定结果为:链格孢霉13株,石膏样小孢子菌12株,镰刀菌9株,条件性致病菌24株,分别是曲霉菌属11株(烟曲霉菌5株,黑曲霉菌3株,黄曲霉菌3株)和毛霉菌3株,青霉菌属6株(拟青霉菌4株,青霉菌2株),球毛壳菌4株。经Rosco纸片法药敏实验,检测病原菌对制霉菌素(NYS)、酮康唑(KET)、伊曲康唑(ITC)、植物精油活性物质复合物(肉桂醛37.5%、百里香酚62.5%)的耐药率。链格孢霉菌对制霉菌素、酮康唑、伊曲康唑均有耐药性,耐药率分别为23.1%(3/13)、30.8%(4/13)、23.1%(3/13),对植物精油活性物质复合物没有耐药性;石膏样小孢子菌对制霉菌素、酮康唑、伊曲康唑均有耐药性,耐药率分别为16.7%(2/12)、25.0%(3/12)、33.3%(4/12),对植物精油活性物质复合物没有耐药性。镰刀菌对酮康唑、伊曲康唑有耐药性,耐药率分别为33.3%(3/9)、66.7%(6/9),对制霉菌素、植物精油活性物质复合物没有耐药性。根据M38-A2方案,经96 h培养后,测得植物精油活性物质复合物对链格孢霉菌的最低抑菌浓度为3.13μL/m L,对石膏样小孢子菌的最低抑菌浓度为3.13μL/m L;对镰刀菌的最低抑菌浓度为1.56μL/m L。临床治疗试验中试验组60只病羊经植物精油活性物质复合物治疗10 d后,60只试验羊治愈率95.0%(57/60),恢复羊只病灶处皮屑、结痂均消失,脱毛处长出新的毛发,皮肤生理状态恢复正常。结论:羊皮肤病易感月龄在2~4月龄,且大多为真菌感染所引起的真菌性皮肤病。主要致病菌为链格孢霉、镰刀菌和石膏样小孢子菌。使用凡士林同植物精油活性物质复合物进行搭配,降低植物精油活性物质复合物在皮肤中的渗透速率,增加了皮肤表层药物浓度,保障了植物精油活性物质复合物在皮肤癣菌病临床治疗中的效果,简单易操作,对动物影响小,有助于损伤皮肤的愈合,治疗实验中治愈率为95.0%,治疗效果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