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ot1在阿霉素心肌损伤中的作用 ——调节脂质组成与抗铁死亡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ibzibzi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阿霉素(多柔比星,DOX)在临床工作中可用于多种实体肿瘤与血液肿瘤性疾病的治疗,然而其心脏毒副作用大大限制了其进一步应用。近期研究指出,一种新型细胞程序性死亡形式(Regulated Cell Death,RCD)——铁死亡(Ferroptosis)参与由铁过载所引发的细胞死亡,并造成显著的细胞内脂质过氧化。学界认为,在阿霉素心肌损伤中存在铁过载病理状态,但铁死亡在其中的作用与影响尚未完全阐明。本文通过动物及细胞实验,探究阿霉素心肌损伤过程中铁死亡机制的存在,并进一步验证Acot1在此过程中的调控作用。方法与结果:1.利用C57BL6/J小鼠建立阿霉素亚急性心肌损伤模型,通过生存分析与超声心动图探究阿霉素心肌损伤的毒副作用:结果显示阿霉素处理导致死亡率升高,其对心功能损伤主要表现为左室收缩功能减低,并导致左室扩张性改变。2.通过心肌组织的RNA测序进行转录组学-生物信息学分析,对比筛选出在阿霉素心肌损伤过程中表达改变显著的基因,并从中鉴定出差异富集的信号通路:在DOX处理组小鼠心肌组织中,与不饱和脂肪酸生物合成通路相关的基因如Acot1等在m RNA表达水平有明显的下调。3.在动物实验中,利用铁死亡特异性小分子抑制剂Ferrostatin-1(Fer-1)处理小鼠,检测Fer-1对阿霉素诱导心肌损伤的影响,找寻铁死亡存在的证据:Fer-1处理组小鼠左室收缩功能优于溶剂对照组,且小鼠死亡率较低。心肌显微结构观察提示DOX处理小鼠心肌细胞出现水肿,脂褐素沉积,Fer-1处理组相对好转。透射电镜检测心肌细胞超微结构提示DOX处理小鼠心肌细胞线粒体表现铁死亡特征性改变。DOX处理组小鼠心肌组织MDA含量升高,Ptgs2表达增加。Fer-1处理组小鼠上述指标均有所改善。4.利用小鼠心肌细胞系(HL-1)建立阿霉素与铁死亡特异性小分子诱导剂RSL-3所致心肌细胞损伤模型,验证动物实验转录组学的发现;利用过表达质粒以及小干扰RNA升高或敲低Acot1表达,观察其在阿霉素诱导的心肌细胞损伤中所产生的影响:在HL-1心肌细胞中,DOX与RSL-3均可诱发明显的脂质过氧化,造成心肌细胞铁死亡;Acot1在阿霉素心肌损伤中表达明显下调;利用si RNA敲低Acot1表达后,心肌细胞脂质过氧化及心肌细胞死亡增加;通过质粒过表达Acot1后,心肌细胞脂质过氧化及心肌细胞死亡减少。5.通过质谱技术检测Acot1心肌特异性转基因鼠的心肌组织中游离脂肪酸含量的改变;检测游离脂肪酸孵育对阿霉素诱导HL-1心肌细胞死亡的影响,以及细胞过表达Acot1对此过程的影响:在Acot1心肌特异性过表达的小鼠心肌组织中,游离脂肪酸含量检测提示DHA明显增加,DHA处理HL-1心肌细胞增强其对阿霉素毒性的敏感性,过表达Acot1及Fer-1处理可抑制DHA增强的DOX心肌毒性。结论:本项研究证实,阿霉素诱导的心肌损伤过程中存在心肌细胞铁死亡机制的参与,脂质过氧化在其中有着重要作用。通过铁死亡特异性小分子抑制剂处理,能够抑制脂质过氧化,减轻心肌细胞铁死亡,并降低小鼠死亡率。在阿霉素诱导的心肌毒性亚急性期,多不饱和脂肪酸合成通路相关多个基因受到影响,Acot1基因改变明显。Acot1基因的改变在心肌细胞中通过水解脂酰辅酶A影响游离脂肪酸,尤其是DHA的含量,并可能通过进一步影响细胞膜结构上不饱和脂肪酸的相对构成,改变心肌细胞对阿霉素诱导铁死亡的敏感性。抑制阿霉素心肌损伤中心肌细胞铁死亡的发生可能成为治疗阿霉素心肌病新的靶点,并为临床诊疗工作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
其他文献
背景:上颌骨宽度发育不足、牙弓狭窄及腭盖高拱是临床错(?)畸形中的常见问题,这些错(?)畸形大多需要上颌扩弓治疗,RME和MSE是目前临床中常用的两种扩弓方法。临床中发现不同患者的腭部形态存在较大差异,其对扩弓器的放置位置有影响,特别是扩弓器的高度,此外不同腭部形态患者的扩弓效果有所不同,虽然目前已有研究表明扩弓的时机、扩弓方式、扩弓器的位置及刚性会对扩弓效果产生影响,但关于腭部形态对扩弓效果的影
情绪与人们的健康息息相关,通过情感识别技术可以对负面情绪进行检测,有助于保持身心健康。同时情感识别也是实现人机情感交互的重要一环。本文在总结了国内外相关的研究基础上,着重考虑情感识别的实时性,最终选用长度为10 s的短时情感心电作为研究对象展开情感识别的相关研究,本文主要研究工作如下:本文通过视频诱发的方式对21名身心健康的在校学生进行了情感心电信号的采集,并和Bio Vid Emo DB情感数据
目前,在无人驾驶和医学影像等领域,在运用于图像语义分割的多数深度卷积神经网络中,前端特征提取网络参数的数量繁多,计算量浩大,算法的时效性无法得到保证;图像语义分割模型的泛化能力不足;输出的分割图在轮廓细节上不够完整清晰。那么,如何设计高效、高性能的轻量级神经网络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在对比较成熟的图像语义分割算法进一步研究的基础上,选择全卷积神经网络的Deep Lab V3 Plus算法作为实验的基础
在ICF(惯性约束聚变)研究中,三次谐波转换技术是提高靶对激光的吸收率以及改善激光对靶的辐照均匀性的关键技术之一。由于已有的三次谐波转换装置的效率和带宽指标不能满足ICF打靶的要求,需要发展带宽更大(≥10 nm)、效率更高的谐波转换技术。本文从群速匹配的角度,对宽带、高效光学混频(和频)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取得了以下五项进展:一、基于非线性耦合波理论,对各向异性介质中三波(基频光、倍频光及三
随着全景相机和自由视点相机等新兴技术的发展,多相机系统得以迅速普及。一个随之而来的重要问题是如何确保相机之间的色彩一致性。多相机系统的色彩一致性对后期处理如拼接、融合等的精确度和最终的视觉连贯性都有显著影响。目前的相机间色彩校正算法的视觉效果并不理想;由于缺乏真实数据,且实验仿真数据普遍与真实成像数据差距较大,直接应用在多相机系统上存在色块、过曝、计算量大、鲁棒性低等诸多问题;另外现有算法大多停留
猪流感(Swine influenza,SI)是由猪流感病毒(Swine influenza virus,SIV)引起猪的一种急性、传染性呼吸道疾病,单纯感染SI时死亡率低,继发或混合感染其它病原体时,死亡率显著升高,给养猪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SIV在世界的猪群中广泛流行。这些病毒在猪体内同时存在时,可能发生重排,改变其遗传特性和致病性,继而具备引发人类流感大流行的潜力。因此,及时对SIV进行监
喀斯特地区作为世界上生态环境最为脆弱的区域,一旦受到污染,其修复与治理难度大、成本高。矿山开采与冶炼以及废渣与废矿石堆存产生的潜在重金属污染风险不断累积。不同喀斯特地貌与水文地质条件下的污染物运移途径及其风险不尽相同。本文选取贵州省典型岩溶地貌-岩溶峰丛洼地系统(独山县)和岩溶盆地(盘州市)为研究对象,采集含砷废渣、沉积物及其焦化冶炼厂周围土壤样品开展重金属污染特征与污染风险评估,揭示了研究区重金
全国人大代表、黑龙江省海伦市一个靠种辣椒为生从田间地头走进人民大会堂的农民代表高向秋表示,做好做活“粮头食尾,农头工尾”文章,大豆产业振兴必须要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由产豆原粮大省向产加销三产融合强省转变,从根本上提高农民收入,推动乡村振兴。为此,高向秋认为,国家应当给予5方面支持,具体是:在非转基因大豆种子繁育推体系建设上加大扶持力度。在研发上,扩大研发队伍,提升研发项目技术、资金、设备
期刊
堆石混凝土在大体积混凝土工程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因堆石骨料粒径大,难以进行足尺寸试件力学试验,致使其力学指标获取困难,限制了堆石混凝土在大中型工程中的应用。本文从无损检测角度出发,对堆石混凝土大试件进行超声回弹检测试验,研究使用超声回弹综合法检测堆石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可行性;从细观层面出发,将堆石混凝土视作由自密实混凝土和堆石骨料组成的两相复合材料,通过力学试验获取堆石混凝土大试件、堆石骨料及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