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p53是迄今为止研究最为广泛的抑癌基因,其基因产物,是一种细胞周期相关磷蛋白,定位于细胞核,P53蛋白特异性地与DNA序列结合,激活下游多个参与调控细胞周期的基因,发挥抑制异常细胞进入S期、诱导细胞调亡、抑制一些与细胞恶性增殖有关的基因表达、抑制血管生成、抑制肿瘤细胞转移等功能。P53蛋白分为野生型及突变型两种,野生型蛋白在所有正常细胞中呈低水平表达,但突变型在肿瘤细胞中呈高表达。p53基因突变与肿瘤的发生、发展有密切的关系。鼠双微体基因(mouse doubleminute 2,MDM2)作为P53的相关蛋白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MDM2蛋白是一种DNA结合蛋白,有阻遏野生型P53抑制细胞转化的作用,具有转录调节作用,其生物学作用是增强细胞的生存活力,使细胞生存期延长,促进细胞增生及肿瘤生长。研究发现MDM2和P53的功能相互关联,活化的P53导致MDM2的过表达,而MDM2的表达反过来又可抑制野生型p53基因的表达。在软组织肉瘤、骨肉瘤、膀胱癌等恶性肿瘤中发现有MDM2的表达或扩增。PTEN(phosphatase and tension homology on chromosome ten,PTEN)是目前发现的第一个具有脂质磷酸酶活性的抑癌基因,也是继P53之后发现的最常发生突变的抑癌基因。PTEN蛋白是多功能蛋白,能够使其底物3,4,5一三磷酸肌醇(PIP3)去磷酸化而失活,其磷酸酶活性的丧失可能导致肿瘤的发生、发展及恶性转移。研究显示,PTEN具有抑制肿瘤,影响细胞生长与凋亡,调控细胞迁移和细胞骨架的功能。在人类多种肿瘤和遗传性肿瘤易感综合症等疾病中PTEN基因发生突变,在脑胶质瘤和前列腺癌等肿瘤中PTEN的表达与肿瘤病人的预后有一定的相关性。目前关于PTEN在肿瘤发生、转移和预后等方面的研究已经成为新的热点。有关MDM2、PTEN和P53三者在食管鳞癌中的表达及相关性研究,至今国内外文献报道比较少,为进一步探讨食管鳞癌的发生、发展机制,寻找食管鳞癌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的标志物,降低食管鳞癌患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本研究采用免疫组化SP法,分别观察了67例食管鳞癌组织、34例癌旁非典型增生组织及33例正常粘膜上皮组织中MDM2、PTEN和P53蛋白的表达情况。该研究为进一步阐明食管鳞癌的发生、发展机制及对于食管鳞癌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提供了理论基础。方法1.采用免疫组化SP法分别对67例食管鳞癌组织、34例癌旁非典型增生组织及33例正常粘膜上皮组织中MDM2、PTEN和P53蛋白的表达进行检测。2.统计学处理:所有数据均经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阳性率之间的比较采用χ~2检验(chi-square);两变量之间的关系分析采用相关分析。显著性水准α=0.05。结果1.免疫组化结果显示,在正常食管粘膜上皮组织、非典型增生组织和食管鳞癌组织中MDM2蛋白阳性表达率依次为0%(0/33)、23.53%(8/34)和50.74%(34/67);P53蛋白阳性表达率为6.06%(2/33)、26.47%(9/34)和61.19%(41/67);PTEN蛋白阳性表达率为93.94%(31/33)、61.76%(21/34)和40.30%(27/67)。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侵及浅肌层、深肌层和外膜层的食管鳞癌组织中,MDM2蛋白阳性率分别为15.00%(3/20)、50.00%(12/24)和78.26%(19/23);P53蛋白阳性率分别为20.00%(4/20)、66.67%(16/24)和91.30%(21/23),PTEN蛋白阳性率分别为75.00%(15/20)、41.67%(10/24)和8.70%(2/23)。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免疫组化结果显示,在33例伴有淋巴结转移组和34例无淋巴结转移的食管鳞癌组织中,MDM2蛋白阳性表达率为63.64%(21/33)和38.24%(13/34);P53蛋白阳性表达率为75.76%(25/33)和50.00%(17/34);PTEN蛋白阳性表达率为24.24%(8/33)和52.94%(18/34)。两组间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MDM2与P53及PTEN蛋白在食管鳞癌中的表达相关性经统计学分析显示,前两者与后者之间均呈负相关(P<0.05),前两者之间呈正相关(P<0.05)。结论1.MDM2、P53和PTEN异常表达与食管鳞癌的发生发展有关。2.MDM2、P53和PTEN异常表达与食管鳞癌的浸润有关。3.MDM2、P53和PTEN异常表达与食管鳞癌的转移有关。4.三者在食管鳞癌的发生、发展及浸润、转移过程中可能起协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