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大量生产、大量消耗、大量废弃”为特征的传统农业经济发展模式的缺陷,导致资源浪费、破坏和供不应求,环境消纳污染物的自净能力难以支撑和环境质量的不断恶化,严重制约着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循环经济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是对“高消耗、高排放、高污染、高产出、低效率”的传统发展模式的根本变革。它运用生态学规律把经济活动重构组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和“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的循环利用模式,使得经济系统和谐地纳入到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中,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与能源利用效率,从而实现经济活动生态化,达到消除环境污染、提高经济发展质量的目的。循环经济作为一种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被各国积极运用到农业发展之中,成为各国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农业在我国的基础性地位及农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决定了循环经济模式在我国农业上运用的重要性。加之我国农业的发展有悠久的历史,农业与自然生态环境紧密相连、水乳交融、密不可分的“先天条件”,使农业经济系统更易于和谐的纳入到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的过程中,为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提供了思路。农业循环经济旨在构建“资源—产品—废物—再资源”的闭环式农业经济系统,是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农业循环经济是社会循环经济的基础,它是重要的物质(产品)生产部门,又是重要的物质(产品)消费部门,其实际上已构成了一个循环经济过程,农业循环经济基于生态农业,它必须立足于大农业,按照植物生产——动物消费——微生物分解的自然生态原理运行,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决定着整个社会循环经济发展的方向和本质。论文力求在对循环经济以及农业循环经济理论进行较为系统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为促进我国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建议对策。本文首先阐述了循环经济发展历程、内涵、原则、基本特征,并将其与传统经济模式进行比较分析,认为循环经济是一种对资源和环境具有保护作用的经济模式。对农业循环经济进行了概念界定,分析了其特点、层次,对我国传统农业中的朴素循环理念作了初步探讨,其合理观念和有效实践可以为发展现代农业循环经济提供有价值的借鉴和启示。在理解基本理论的基础上,论文概述了国内外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状况,并进行了一定的分析和总结,阐述了农业循环经济国内外发展的可借鉴之处,包括: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加强耕地保护和合理利用;开发利用农村新型能源;治理农业污染;构建经济激励机制;进一步探索农业节本增效新途径,逐步实现粗放农业向精准农业的转变。了解了国内外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概况后,文章分析介绍了我国农业发展现状,探讨其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认真研究制约我国农业发展的因素:社会因素、经济因素、技术水平因素以及自然条件因素,并提出农业循环经济是我国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是解决我国农业发展现实问题的必然要求,有利于推进我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最后,针对我国农业发展过程中的产生制约因素,从制度、经济、技术、思想层面提出有利于我国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制度上我们要加强政策引导,加快立法进程,并健全社会中介机构;经济上我们要构建农业自然资源价格调控机制,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并加大投入,建立多元化的投融资机制;技术上我们要加强科技创新,大力发展现代科学技术,为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提供技术支撑;思想上我们要不断更新观念,建立绿色GDP核算体系,并加强社会舆论引导,增强全社会农业循环经济意识。通过以上对策期望能对促进我国农业持续、健康、快速地发展有所裨益。农业实施循环经济战略对于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尤为重要。农业循环经济是走向集中和联合的一种新型的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它符合现代产业发展的客观规律。它的发展不单纯是农业的延伸、效益的放大和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也是缓解农业资源压力、保护生态、清洁环境、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举措。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我们必须根据循环经济的3R原则,不断提高农业生产中的各种资源的生产率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推进农业清洁生产,开展农业废弃物的综合利用。同时要保证社会经济政策、法律法规、人文思想、制度创新、科技创新、结构调整等社会发展的整体协调。我们要全面规划,因地制宜,只有这样才能逐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农业循环经济体系,才能让我国农业更好更健康的发展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