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徐訏是一位曾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被遗忘多年的作家,直到上世纪末,才算真正重新回到人们的视线中。研究徐舒作品的虽然不少,但将徐訏人生历程与“诗人”身份融入他的小说作品去研究其“诗性追求”的却不多。本文试图通过“诗性”的角度切入徐訏小说的视点、叙事方式、语言技巧等,联系其孤独飘泊的人生体验,企慕于真、善、美的内心世界以及丰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审美品格来剖析关于徐訏诗性小说的价值。全文共四章,前三章分别从徐訏的诗性品格、小说中的“诗性”体验、小说诗化语言的特征来分析其诗性小说的风格、视点、内涵等,最后一章则总结徐訏对于传统诗性小说特征的继承和发展。第一章,在了解徐訏人生中长达几十年辗转于几大城市,始终是一名孤独、悲伤的飘泊者的前提下,探讨其诗性品格的形成、特征和对创作的影响。作者认为,诗人大多具备忧郁的气质,从不得意的人生履历中才能更清楚内心对美好事物的渴望,才会发出对生命存在更热切的呐喊。徐訏正是以飘泊人的生命独语,小说吟咏出生命的得与失,展现出他灵魂深处对超越世俗的性灵之爱、企慕于美的浪漫情怀和对存在的追问与探询。第二章,作为追求生命体验的作家,徐訏更关注的是生命存在的意义,而作为诗歌本身就是一种生命体验的结晶,自然在融入徐訏生命体验的小说创作中会呈现出诗性。这种诗性,通过其小说以人性与爱为主题,将生命体验与情境融合,构造美好而宁静的虚拟空间,寻求对生命存在拯救的各种途径。徐訏以有限的视点,即融入到主人公身上,放弃“全知全能”的地位,饱含对人性价值、存在意义探询的真挚情感,与被叙述者双向交流,共同经历着未知的命运,这种有限视点在“适度”的“审美距离”中焕发出了和谐的诗意美感。第三章,从诗化语言的角度分析徐訏小说语言的音乐性和色彩美。诗歌与音乐在本质上是有着某种同一关系的语言有机体,音乐性是诗歌区别于其他文学体裁的最主要特征,而色彩在诗歌的运用也是必不可少的。徐訏小说语言中很多排比、复沓的句式,善于运用色彩的象征性,由此使其小说更具诗歌的韵味。当然,徐訏也会在小说中穿插诗歌,也会让某些情节的语言更具抒情性,通过意象的叠加、感情的跳脱、丰富的意象等来更好地表现他的爱恨嗔痴,也借诗化的哲理性感悟来抒发内心的伤感和渴望。第四章,强调徐訏融合自身独特生命体验和诗性精神,在其充满诗性美感的小说中,对生命存在和人生价值的思考,为诗化小说的创作开启了一片新的审美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