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鱼腥草为三白草科蕺菜属植物蕺菜(Houuuynia cordate Thunb.)的全草,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其幼嫩茎叶及根茎均可食用,是重要的药用植物,具有抗炎抑菌、抗病毒、增强机体免疫等作用。目前,已被国家卫生部正式确定为“既是药品,又是食品”的极具开发潜力的药用植物之一。本文一方面通过对鱼腥草愈伤组织诱导、增殖及生长周期的动态分析研究,确定适合鱼腥草愈伤组织诱导以及增殖的培养条件,为进一步利用组织培养的方法,从细胞培养物中获得鱼腥草有效药用成分奠定基础。另一方面通过对不同居群鱼腥草挥发油抗炎抑菌作用进行比较研究,寻找出抗炎抑菌作用效果较佳的居群,为鱼腥草优良品种选育和利用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研究了不同植物激素、蔗糖浓度、基本培养基、pH值及光照条件对鱼腥草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并通过石蜡切片对愈伤组织形成的细胞形态学过程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在研究范围内,愈伤组织诱导的最佳培养基和培养条件为1/2MS+6-BA0.5mg/L+2,4-D 1.0mg/L培养基,附加2~3%的蔗糖,pH6.0,24h暗培养;石蜡包埋切片显微镜下观察鱼腥草愈伤组织形成的细胞形态学,结果表明:接种1周,其内部组织结构没有发生明显变化;接种2周,细胞开始脱分化,细胞排列紧密;接种3周,愈伤组织边缘出现一定量的细胞形状规则、体积小、核大、细胞质浓的细胞,说明细胞处于分裂旺盛的时期,这些细胞组合形成了分生细胞团。2.比较了不同种类,不同浓度的抗氧化剂对鱼腥草愈伤组织诱导中外植体褐变的影响;并比较不同激素、不同光照条件对鱼腥草愈伤组织褐化及增殖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研究范围内,鱼腥草愈伤组织增殖和褐化控制的最适培养基为MS+2,4-D0.2mg/L+6-BA 0.5 mg/L+3%蔗糖。抗坏血酸(Vc)、聚乙烯吡哆烷酮(PVP),对抑制外植体褐变均有作用,以PVP的抗褐变效果最好,当PVP的添加量为2g/L时,外植体的褐化率和愈伤组织的褐化程度最低;不同光照时间对愈伤组织的褐化影响存在差异,在培养初期,暗处理有助于减轻褐化,获得生长良好的愈伤组织。3.对鱼腥草愈伤组织生长周期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鱼腥草愈伤组织增殖过程中,其鲜重的变化曲线明显呈“S”型,生长周期为30d左右。当接种量为3.0 g·FW/瓶时,鱼腥草愈伤组织生长旺盛,质地疏松,呈淡黄色,其鲜重在第20d左右的时候达到最大,为8.47g/瓶;其生长曲线明显分为四个时期,延迟期(0~8d),指数生长期(8~16d),稳定期(16~24d),衰退期(24~28d)。进入对数生长期(8~16d)后,细胞代谢旺盛,愈伤组织的生长量快速增加,16d后,进入稳定期,代谢减慢,重量不再有明显变化。4.采用正交试验方法,确定了鱼腥草挥发油提取的较佳工艺条件为:浸泡2h,加水量10倍,提取7h,优选得到的提取工艺稳定可行。5.比较了不同居群挥发油对霉菌和细菌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鱼腥草挥发油对青霉及黑曲霉无抑菌活性;但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对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8%原药液的抑菌效果已接近于4×10~2U/ml的青霉素钠,且随着挥发油浓度的增加,其抑菌作用增强。不同居群抑菌结果表明:霍山居群对金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效果最好,其次为巢湖和广德居群,铜陵地区的抑菌效果较差:巢湖、滁州和霍山居群对大肠杆菌的抑菌效果均较好;安徽广德、霍山和巢湖3个居群鱼腥草对枯草杆菌的抑菌效果较好,其中广德居群对枯草杆菌的抑菌效果最好,其次为巢湖和霍山居群,四川都江堰居群对枯草杆菌的抑菌效果较差。6.采用动物体内抗炎实验模型等方法考察了不同居群挥发油的抗炎效果。结果表明:各居群鱼腥草挥发油对小鼠耳肿胀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滁州居群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各居群鱼腥草挥发油对大鼠足肿胀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其中巢湖、霍山、滁州、合肥居群在每个时间点与模型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各居群鱼腥草挥发油对炎症因子TNF-α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霍山、广德、石台、合肥、芜湖居群与模型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黄山、湖北、滁州居群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各居群鱼腥草挥发油对炎症因子IL-1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铜陵、绩溪、黄山、霍山、湖北居群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不同居群鱼腥草挥发油对大鼠肉芽增生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中巢湖、绩溪、黄山、霍山居群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四川、湖北、广德、石台、滁州、合肥居群有非常显著性差异。不同居群鱼腥草因产地不同,其挥发油抗炎作用效果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