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夏目漱石在日本近代文学史上享有很高的地位,被称为“国民大作家”。《道草》是夏目漱石唯一的自传体小说,小说的内容和作家的亲身经历息息相关。夏目漱石的家庭在当地曾经是显赫一时的家庭,但他出生的时候所有的显赫已成为过眼云烟。刚满一岁被送人做养子。正如《道草》中的健三一样,养父母对他的爱不是纯粹的爱,是“有打算”的爱。“既不能呆在海里,也不能住在山上,两边把他推来推去,他在当中打转”1。在这种被当作“物”而不是当作“人”来对待的童年时代的经历中,在家道败落,由小康顿入贫困的过程中,在两次被送人做养子的坎坷中,过早地品尝到了人间的冷暖,看到了时刻有利害打算的养父母有目的“爱”的“真面目”。这些在夏目漱石的心中留下了永久的创伤,给他日后的创作和心境以巨大的影响,甚至影响到他对“人”和“人性”的认识。理想与现实的冲突也是导致夏目漱石晚年思想转变的生活基础。1914年夏目漱石创作发表了《道草》。同年11月份在日本贵族学校学习院以《我的个人主义》为题进行了演讲,阐述了他从伦敦留学时主张的“自我本位”主义到后来的自身“个人主义”的发展,认为真正的个人主义是要尊重自己和他人共同的自我。而正是在这之前的前半年完成的。本论文主要通过五章内容来分析《道草》中所能体现的夏目漱石的个人主义的发展。绪论部分讲述了本研究的内容和意义。通过对国内外学者对《道草》的研究的学习,发现关于《道草》的研究,一般是从夏目漱石的悲剧色彩为出发点来研究他对周围的人和事的不信任以及他内心世界的困惑与矛盾。而笔者在重读这部作品时与研究的过程中,发现这部作品有很多作者的旁白,正是这些旁白显示了现在的夏目漱石对当时自己的批判与反省,并且最终实现他自身个人主义的发展。以下的部分主要分三章来阐述夏目漱石个人主义在作品中的具体体现。第二章首先分析这部自传体小说《道草》的时代背景和创作背景,特别提到了修缮寺大患让他对人生有了更深的感悟由此写下了这部剖析自身的小说。另外,纵观日本明治维新后的个人主义的特征来理解当时时代中的夏目漱石的矛盾。第三章以小说中的内容为线索,通过小说中日常生活的描写来发掘主人公健三对周围的人和事的冷漠,并且剖析这种没人情味的性格的根源是他的家庭成长环境所造就的。但是在细读小说的过程中也能看到健三性格中正义的一面,也就是说恶劣的充满着虚伪的成长环境并没有让健三彻底性格扭曲。在这篇作品的开头,就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刚从“遥远的地方”归来的知识分子的骄傲和孤独。并且以他遇到“没带帽子”的男人这件事来揭开了他的现实和过去的联系的大门。为了学问他避开一切社交,避开周围的人际关系。坚持着自我的“个人主义”,被人认为是奇怪的人也不在乎。他对周围的亲戚是一种蔑视或同情,对自己妻子的不理解也很苦恼。但这种冷漠的背后隐藏的是他“异样的热块”,同时也隐藏着对人的“温暖的情爱”。在作品中,夏目漱石对当时的自我进行了反省,他否定了自己的个人主义中不合理的利己成分,对他人的自我给予了理解和同情;通过对他人的自我中合理成分的肯定,表达了对他人的包容。这在第四章可以清楚的看见作品中表现出来的健三对周围人态度的转变。在重读作品的过程中发现他虽然也揭示了矛盾,但氛围已不再紧张,在表达对周围的人比如养母,姐姐,妻子的对自己不理解鄙夷的同时,也对自身进行了一些反省。夏目漱石在写了《心》之后,又接连写了《道草》这个深长的作品。这种深度表示夏目漱石的自我肯定已经到达了一定的境界。在《道草》中,健三虽然厌恶养父岛田,但是又没有特别想和他断绝关系的意愿。反而接受岛田,并且批判厌恶岛田的自己。同时对周围人的视线也由不屑转为较为宽容。开始他拼命地想和自己的过去,也就是有他过去记忆的周围的人划清界限,但是最终他发现这些过去都是和他有着血和历史的联系。他的“个人主义”也由只是尊重自己的“个人主义”转变为认识到也要尊重他人的“个人主义”,并且认识到自己其实和周围的人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这也表明了他可以开始用平等的目光来看待自己身边的人和事。这同时也是他“个人主义”思想的一个进步。这也是最后一章总结部分的主要结论。作品的结尾写道:“世界上几乎没有真正解决的事。事情一旦发生,就会持续下去。只是会变成各种各样的形式,使别人和自己都弄不清楚罢了。”这不是无可奈何的喟叹,而正反映了作家对充满矛盾的人生的达观态度和迎接它的自信。本论文通过对夏目漱石的自传体小说《道草》来重新审视夏目漱石的自我发现,阐释了夏目漱石人生晚期的“个人主义”思想的升华。但是要想达到真正心理的解脱是不容易的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绝不会是一蹴而就的。健三最后在问自己究竟要去往何处,并且屡次提到“天”和“神”,这也同时又让我们感受到作者的对自己和世界的深层思考。这也自然就成为了本论文今后要进一步探讨的课题。所以本论文的目标是通过对夏目漱石的自传体小说《道草》来重新审视夏目漱石的自我发现从而看出当时夏目漱石人生晚期的“个人主义”思想的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