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 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是骨科常见病、多发病,好发于20-50岁人群,是腰腿痛最为多见的原因,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祖国医学将其归纳为“痹证”、“痉证”、“痿证”、“腰腿痛”等范畴。目前对于LDH的治疗手段多样,主要分为手术、微创和保守治疗。目前经皮腰椎间孔镜椎间盘切除术(PTED)作为一种新兴的腰椎微创手术,关于其手术适应症、操作要领、手术疗效的研究尚不十分全面。 研究目的: 本研究第一部分回顾性分析经皮腰椎间孔镜椎间盘切除术(PTED)与传统椎板间开窗椎板减压术两种术式治疗LDH的近期临床疗效,分析 PTED 手术相对于传统开放手术与其他微创手术所具有的优点与缺点,了解 PTED 手术操作的具体相关因素,熟练地掌握 PTED 术式用于临床治疗LDH,为更多脊柱骨科医生提供参考。本研究第二部分采用生物力学方法研究不同术式对腰椎骨质切除后对腰椎稳定性的影响,从而为临床中PTED对LDH的治疗提供基础实验依据。 研究方法: 第一部分: 收集2016年6月至2018年3月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伤科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60例,其中行PTED者30例,行FD者30例,记录两组患者两组患者基本信息,包括患者年龄、性别、病程、责任节段,术中资料包括术中手术时间、间盘组织摘除量,出血量、术后卧床时间等,并于手术前、手术后1个月随访患者视觉模拟评分(VAS)、“腰椎疾患治疗成绩评分”标准(JOA)。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参照中华骨科学会脊柱学组腰背痛手术评分标准评价,上述临床资料均使用SPSS19.0进行统计学分析。 第二部分: 初步探索PTED术式对腰椎稳定性的影响 使用新鲜的2条山羊腰骶部骨骼标本进行生物力学分析,通过MTS系统,比较在10扭矩作用下前屈、后伸、左右侧弯、左右旋转等不同情况下将腰椎间盘切除和腰4/5小关节的一部分(以模拟经皮腰椎间孔镜)或腰5部分椎板(以模拟传统单侧开窗减压椎间盘摘除术)后观察腰5的小关节的应变力的变化,从而分析两种术式对腰椎稳定性的影响。 研究结果: 1.PTED组优良率为90%,开窗组优良率为90%,无明显统计学差异 2.两组患者的卧床时间、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等有差异且具有统计学意义 3.两组患者术后1个月JOA及VAS评分与术前相比,有明显差异,而两组组间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4.PTED组切口大小、术中出血量明显小于FD组。 5.PTED比FD对腰椎稳定性的影响更小。 结论: PTED作为新兴的微创术式,结合了传统手术与微创手术的优点,能够借助镜像系统直接看到病变间盘,并咬除突出组织,达到解除神经压迫的目的,同时患者的手术切口,出血量、组织损伤明显减少,PTED可对成为治疗LDH的可靠临床术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