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本文根据1948年—2008年的NCEP/NCAR月平均资料,日平均资料,全国743站的站点逐日降水资料及国家气候中心提供的环流指数数据。采用小波分析,带通滤波,趋势系数法等统计方法验证了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江淮流域下游为暴雨强度增强的最大区域,故本文以此区域的46个连续的站点为代表。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分别找到了副高面积和强度,极涡的面积和强度几个环流因素。以及强对流降水天气方面的影响因子的变化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根据1948年—2008年的NCEP/NCAR月平均资料,日平均资料,全国743站的站点逐日降水资料及国家气候中心提供的环流指数数据。采用小波分析,带通滤波,趋势系数法等统计方法验证了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江淮流域下游为暴雨强度增强的最大区域,故本文以此区域的46个连续的站点为代表。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分别找到了副高面积和强度,极涡的面积和强度几个环流因素。以及强对流降水天气方面的影响因子的变化,即大气中水汽含量、湿空气热含量和不稳定度三个影响因子的年际变化着手。得到以下结论:首先,江淮流域下游暴雨的强度呈显著的上升趋势,亚洲极涡的强度和面积指数与暴雨强度序列有显著的负相关性,即亚洲极涡强度减弱,则暴雨强度增强;亚洲极涡面积缩小,暴雨强度增强。副高强度和面积与暴雨强度有显著的正相关性,即副高强度增强,则暴雨强度增强;副高面积扩大,则暴雨强度增强。其次,暴雨强度存在不同周期的模态,其中9至12年周期模态的影响因子是太阳黑子的活动。线性模态与极涡、副高的面积和强度指数做相关显著程度远远高于原序列。而其他的模态与极涡、副高的面积指数和强度指数环流指数做相关未通过检验。表明暴雨强度增强主要是通过线性模态起作用的。最后,从对流天气影响因素出发,分析了增暖前后江淮流域下游地区6月份强对流降水指数天气方面的影响因子的变化。即大气中水汽含量、湿空气热含量和不稳定度三个影响因子的年际变化情况,然后从天气方面的的角度反映了全球变暖后的环流场的变化通过这些影响因子影响到江淮流域下游暴雨强度的增强。结果表明,全球增暖后,对流层中、高层水汽含量在各月均呈下降趋势,对流层低层水汽含量呈上升趋势;热晗除个别年份外,在700hPa、850hPa、1000hPa三层均有明显增长;大气中不稳定性也显著增强。进而导致极端降水强度和频率的增加。
其他文献
随着教学数字化时代的到来,中职数学开始用线上教学、线上布置作业来代替传统的教学模式。选择合适的互联网平台,利用平台的技术工具布置数学作业,力求布置的作业精准;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优势,分层布置作业;用积分奖励的方式评价作业的完成情况,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成绩显著提高。
西北太平洋对流层低层大尺度低频环流季风涡旋与台风生成有密切的关系。对2002年和2009年两个季风涡旋活动进行观测发现,气旋初始扰动都首先出现在季风涡旋中心东部,一次季风涡旋活动可以伴随着一个或几个热带气旋的生成。进一步分析了2000-2009年季风涡旋活动与热带气旋生成关系,发现虽然季风涡旋的定义与环流强度和持续时间有关,但是热带气旋的生成位置大多数分布在季风涡旋的中心和东部,这可能与季风涡旋的
近半个多世纪以来,热带气旋(TC)移动动力学的工作一般针对单个基本因子(如环境流,TC非对称结构或TC非对称对流)的作用开展研究,属于单因子的工作框架。Elsberry近来指出了单个基本因子工作框架的缺陷。他认为,TC路径预报的问题比单个基本因子的理想框架要复杂得多;TC路径预测是一个复杂的非线性问题。Elsberry提出了TC移动动力学研究的新思路。另一方面,除了TC环流的非对称结构以外,复杂结
由雷电造成的各种危害在近几十年中显著增长,雷电灾害直接威胁到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如何对雷电活动进行有效监测和预警,成为了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我国幅员辽阔,部分区域闪电定位系统还未能完全覆盖,此时对于能够在大范围进行闪电监测的WWLLN系统就显示出了独特的优点,如何对WWLLN系统的定位数据进行修正,为本文的研究重点。本文通过使用了江苏省闪电定位(ADTD)系统数据,评估了江苏省及周边区域内W
高塔、摩天楼及其它高建筑是地球上最容易受雷击的群体。由于此类建筑很容易产生强烈的向上先导,诱发雷暴云放电,自然也是受雷击次数最多的建筑群体,有些高塔全年可能会遭受几十次的雷击。同时,国内外专家常常通过高塔来捕获、测量自然雷电流,进而对雷电放电的物理机制进行研究。但是作为频繁遭受雷击的主要群体,高塔在遭受雷击时的暂态特性却很少受到关注,国内几乎没有相关的系统研究。本文通过数值模拟方法,分析了高塔对雷
本文的研究目标是雷电预警,采用的数据有:2009年6-8月的江苏省闪电定位系统资料、南京S波段Doppler天气雷达资料以及探空资料。经综合处理和分析,所得结论如下:(1)水平风廓线VWP产品上的表现为:闪电发生前半小时左右,原有的单层或双层无资料区域迅速变小直至完全消失;在径向速度图像上的表现为:雷暴发展成熟阶段,低层风场表现为辐合上升的“S”型暖平流。(2)回波顶高、垂直累积液态水含量(VIL
本文利用中国160个台站月平均温度资料和NCEP再分析月平均海温及位势高度、海平面气压资料,引入综合分析气候反馈的统计方法—广义平衡反馈方法(GEFA),结合EOF、相关合成分析应用在中国冬季气温异常型的诊断分析中,分别探讨了影响2009/2010年及其他典型年份气温东北冷西南暖(CNE-WSN)型的不同关键海域和可能的影响机理,得出以下结论:(1)全球大洋海温异常主模态对冬季气温CNE-WSN型
本文使用上海台风所整编的热带气旋最佳路径资料分析了1949~2010年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的生成特征,结果表明:(1)热带气旋多发于5°N-25°N,110°E-170°E的海域。西北太平洋存在3个热带气旋高发中心,分别是我国南海、菲律宾群岛以东海域和马里亚纳群岛附近。(2)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生成频数存在明显的年代际变化特征。1949~1974年气旋频数波动增加;1975~1994年气旋频数较前一阶
本论文使用中日JICA项目期间四川盆地温江站的边界层铁塔观测资料在综合分析该地区近地层湍流方差特征、湍流通量、辐射通量和地热通量日变化和季变化特征以及下垫面能量平衡关系的基础上对辐射通量和感热通量进行了计算方法的研究。首先利用近年发展的涡动相关技术结合温江站边界层铁塔观测资料综合分析了该地区近地层的湍流方差、能量平衡四分量以及下垫面的能量平衡特征。结果表明,无因次风速方差在稳定以及不稳定条件下都满
本文利用1948~2010年NCEP/NCAR的500-10hPa位势高度场再分析资料,定义了冬季(12-2月)和12、1、2月逐月北半球极涡的面积(S)、强度(P)和中心位置(λc,φc)的三种环流指数,求得了它们的1948/49-2009/10年62年序列。初步分析了冬季北半球极涡的气候及异常特征,及其与北极海冰面积、海温(SST)变化及全球气温的关系。主要结论:(1)北半球冬季500-10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