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该文在国内外掺和料研究的基础上,采用复合矿渣与粉煤灰的方式,分别研究其对水泥及混凝土性能的影响,并与单掺及基准试样对比.通过对水化生成物的分析,探讨掺了复合掺和料时的水化机理,进而揭示了掺复合掺和料时的性能变化原因;且对复合掺和料的火山灰活性进行了数值分析.对于水泥而言,通过几种不同复合比例与单掺的对比,结果表明,掺和料的比较合理的掺量为内掺20﹪,当矿渣与粉煤灰的复合比例为3:7时,水泥各龄期的抗压强度均有显著提高;加入自制激发剂后,对单掺矿渣时水泥的早期激发效果明显.而对复掺时,有的水泥强度反而下降,但对掺和料为3:7时各龄期的激发均有显著效果,说明激发剂对复合方式有其适应性,且使掺和料的合理掺量增加到30﹪.TG和DTA分析表明,加入激发剂后,促进了水泥的水化,加速了水化产物的生成.对于混凝土而言,通过对普通混凝土的研究,结果表明:当掺和料超过20﹪时,抗压强度急剧下降;复合掺和料的加入,混凝土的强度均优于单掺矿渣时的强度,但二者有一最佳比例,随着矿渣在胶凝材料中所占比例的增加,混凝土的强度也随之增加,当矿渣与粉煤灰比例为7:3时效果最好,这与对胶砂的影响规律不一致;此时新拌混凝土有较大的坍落度和扩展度,且坍落扩展度损失较小,说明复掺极大地改善了混凝土的工作性.通过对高性能混凝土的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复掺方式,很好的改善了颗粒分布,使混凝土形成颗粒连续分布的体系,抑制了水化Ca(OH)<,2>不好的结晶取向,混凝土界面区得到了加强,因而混凝土具有很好的抗冻性,强度损失率是基准的50﹪;混凝土抵抗氯离子侵蚀的能力得到加强,氯离子渗透系数显著降低,渗水高度也下降许多;早期的干燥收缩变化较大,60天后开始变化比较平缓;在相当的磨损圈数条件下,质量损失率明显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