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884年8月23日,福建水师在马江战役中几乎全军覆灭,这给后人留下了一个难以抚平的伤痕。由于南、北洋舰队未能援闽,曾国荃、李鸿章不仅在当时遭到朝野的普遍责难,而且一直为后人所诟病。大多数史学者对曾、李二人以批判为主,认为应该全力援闽。他们的爱国热情值得称道,但他们只承认主战派有关战争必要性的论述是合理的,却不承认主和派有关战争可行性的论述也是合理的,于是以道德立论去评价历史人物,虽然可以为历史人物“准确”定性,但对我们的现实生活又有什么意义呢?我们应该对历史人物有同情的理解,应当努力理解历史人物在一定历史环境中的内心感受和作为,而不应把他们从历史中剥离出来,成为“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应当总结历史经验教训,而不是纠缠于谁不去援闽谁就是卖国贼的怪论。所以,笔者从制约援闽的思想文化、海军建设体制、国家政策、海军作战部署四个角度分析认为,南、北洋舰队虽然具备近代化的战舰,但各种制约援闽的主客观因素限制了晚清海军战斗力充分发挥,在当时情况下,中国援闽的船只越多,损失越大。全文由前言、正文和结语三部分组成。前言部分主要说明援闽问题的由来、研究现状、两种观点及其分歧的原因以及本文研究的范围。正文部分第一目主要讲中国和平战略文化传统对中国近代战争和晚清海防思想、海军战略的深层影响。中国和平战略文化崇尚和平主义,将基本战略目标定位于守国土,求统一保和平,将“不战而屈人之兵”作为战争手段的最高境界,由于它的惯性影响,洋务派海防战略是被动的、消极的防御,不敢出洋作战。这是未能援闽的思想文化因素;第二目主要分析晚清海军缺乏协同作战的体制保障。晚清海军建立伊始就是三洋四支舰队同时筹办,分区设防,各省督抚拥兵自卫,没有适时建立海军统一指挥体制,不能集中海军力量、统一调度以对敌。曾国荃、李鸿章皆以本区防务任务重要为由拒绝援闽;第三日从政治角度分析未能援闽的原因。清政府在中法战争初期实行“保全和局”的国家政策,希望通过和谈解决中法两国争端,实行后发制人的作战原则,使中国军队在对法作战中失去了主动权,虽然清政府在福建前线不断求援要求下也数次督促南、北洋海军援闽,但督促他们援闽力度不够,并且曾、李二人也以援闽有损和局为由拒援;第四目从中法两国海军作战部署角度分析未能援闽的军事因素。马江战役之前,法国舰队灵活多变地军事部署使中国各支海军在实际操作中不能集中兵力;张佩纶轻敌主战,将原来散于各处的福建舰队的弱舰集中到马江与法方的强舰对峙,本意是先发制人,因受到清政府的阻挠反而成为法舰的靶子。结语部分包括:一是援闽中涉及的四个主角、六个矛盾及援闽取胜所需条件;二是从中吸取的历史教训:实施远洋海军战略和加强政治体制与军事体制的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