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榆膏治疗痔疮术后并发症的临床研究

来源 :湖南中医药大学 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fyou5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痔病患者术后应用地榆膏换药治疗术后创面疼痛、水肿、出血的临床疗效。   方法:   临床观察:选择60例痔术后患者,采用随机对照原则分为地榆膏治疗组、马应龙痔疮膏对照组。选定术后疼痛、水肿、出血作为观察指标,将其按照无、轻、中、重分别计为0、2、4、6分,于手术后第一天与手术后第七天进行观察统计并记录其积分,并根据评分标准进行总体疗效及症状疗效比较。   实验研究:1.皮肤刺激实验10 只家兔随机分为两组,分别外用地榆膏、生理盐水,观察12、24、48、72小时皮肤反应。2.皮肤致敏实验10只豚鼠身体左右两侧靶部位脱毛,外用地榆膏,观察其有无喷嚏、竖毛等全身反应及局部有无水肿、充血、红斑等局部反应。   结果:临床观察结果显示:治疗后两组患者均有改善,地榆膏治疗痔术后患者30例,临床显效15 例,有效14 例,总有效率96.67%;对照组显效10 例,有效11 例,总有效率70.0%,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肛门疼痛、水肿、出血等三项观察指标有效率分别为96.67%,93.33%,96.67%,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实验结果显示:1.地榆膏外用对实验动物无任何皮肤刺激作用;2.地榆膏外用对实验动物无任何皮肤致敏作用。   结论:痔术后以地榆膏换药治疗能明显减轻痔患者术后疼痛、水肿、出血等症状,且无明显副作用,是治疗痔术后的有效方剂。
其他文献
目的:通过观察排溶1号对气滞型胆囊结石患者主要临床症状、体征、舌象、脉象和B超(测定结石数目及直径)等方面的影响,揭示排溶1号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理,从而为其临床应
在中国“一带一路”战略实施三周年之际,《新西部》记者来到了中国陆路最繁忙的口岸新城——阿拉山口。  这是一个最初设计过货能力270万吨的口岸,但在不到十年时间里,过货量就超过500万吨,第二个十年又超过2000万吨。特别是随着新疆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地位的确立,阿拉山口更是从中国最大的风口,迅速转身成为中国向西开放的前沿阵地。用博州本土专家张振生的话说,“山口的战略意义,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无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