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思想发展研究(19世纪末——2008年)

来源 :上海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vin_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二元结构向一元结构转变进程中的必然现象,是受经济规律支配下的客观经济现象。研究中国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思想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不仅涉及到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农民收入的增多,而且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特别是进入2008年以来,随着金融危机向实体经济的蔓延,经济放缓的步伐减少了就业机会,而农村剩余劳动力更是首当其冲地受到影响。同时,研究中国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思想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现有理论模型的假设条件是对发达国家或拉美发展中国家经济环境的抽象概括,而这些抽象假设必然与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经济环境存在诸多差异。因此,系统梳理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思想不仅有利于构建符合中国国情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模型,而且进一步丰富了发展经济学的相关理论。 在梳理史料的基础上,按照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思想发展演变的内在逻辑,本文把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思想的发展演变划分为四个阶段,分别是19世纪末期—20世纪上半期的萌芽时期,20世纪50—70年代的限制劳动力转移时期,70年代末—90年代初的就地转移时期和90年代中期—2008年的城镇化转移时期。进入19世纪末期以来,随着二元结构的形成和工业化思想成为主流经济思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逐步成为理论界研究的热点。从经济思想史的角度看,经济理论界围绕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产生原因、转移原因、转移条件、转移途径以及转移影响等多个方面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展开了广泛的讨论,形成了一些非常重要的、有创见性的观点和思想,如消除城乡二元结构是解决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的根本以及发展农村工业是解决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的重要途径等。从总体上看,这一时期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思想是初始的和零乱的,具有明显的缺陷和不足,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学说。但是,从经济思想史的角度看,该时期的相关论述是中国学者对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的第一次有益探索,开启了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的大门,在中国经济思想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从20世纪50年代初到70年代末,随着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的制定和实施,为了筹集重工业发展所需的各种生产要素,中国实施了城乡分割的社会制度,颁布了一系列旨在控制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政策措施,如户籍分割制度、就业歧视制度、统购统销制度等,严格限制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城市。这种限制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思想造成了中国就业结构的转变严重滞后于产业结构的转变,影响了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约束了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制度选择空间,给中国经济带来了长期的消极影响。本文从理论的角度对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关系以及按比例分配社会劳动规律进行了分析,认为限制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思想是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的内生结果,这种思想也从根本上违背了按比例分配社会劳动规律。 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制度变革引发的农业大发展促使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显性化,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迫在眉睫。理论界就如何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展开了广泛的讨论,形成了三种观点,分别是就地转移、异地转移和就地转移与异地转移相结合的复合转移。由于就地转移观点兼顾了中国农业、工业以及城市化的发展状况,最大程度地考虑了中国国情,因此,中国政府采取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转移的指导思想。从经济思想发展演变的角度来看,自20世纪70年代末期到80年代中期,中国主张通过大力发展农业多种经营和普遍发展乡镇企业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转移。进入80年代后期,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中国放弃了之前的政策思路,着力通过有效提升乡镇企业的吸纳能力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在坚持乡镇企业主体地位不动摇的情况下,对乡镇企业采取了调整产品和产业结构、分类指导和向小城镇集中的政策措施,增强了乡镇企业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针对就地转移模式的弊端,理论界讨论了就地转移模式的局限性,一方面从性质上否定就地转移是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根本途径,另一方面对就地转移模式的具体弊端进行了深刻分析。本文认为就地转移指导思想促进了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高度化,增加了农民收入,缩小了城乡差距。但是,就地转移指导思想也阻碍了中国城市化进程,并且从长远上制约了乡镇企业的发展。本文从理论的角度探讨了就地转移指导思想与经典理论模型的区别与联系,分析了农业劳动生产率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之间的关系,剖析了就地转移模式下乡镇企业边际就业弹性递减规律。 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期,就地转移模式难以为继。理论界结合城市化问题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形成了四种观点,分别是大城市转移论、小城镇转移论、中等城市转移论和多元城市转移论。从政策指导思想来看,20世纪90年代中期到90年代末期,中国实行了以小城镇为主体的城镇化转移战略,通过改革户籍制度,完善土地制度以及发展第三产业等措施,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进入21世纪,中国制定和实施了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化转移战略,在坚持户籍制度和土地制度改革的情况下,通过改善农民的就业环境,提高农民的就业能力等措施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步伐。针对城镇化转移过程中的体制性障碍,理论界围绕户籍制度、土地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阐述了体制性障碍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影响,并提出了解决思路。本文认为,中国城镇化转移思想提高了中国城市化水平,促进了第三产业发展,改善了中国二元经济结构的状况。与此同时,由于中国城镇化转移思想核心是以小城镇为载体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而小城镇又因布局分散、聚集效应差等原因牺牲了经济效率。本文结合发达国家的城市化实践分析了中国城镇化转移的路径,并且从理论的角度阐述了破除户籍制度、发展第三产业和提高农民素质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影响。 在论文的最后部分,本文把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思想纳入到世界范围之内,就经济发展战略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地转移与逆城市化现象以及城镇化转移路径三个问题,运用比较分析的研究方法,剖析了中外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思想的差异。同时,本文认为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思想具有渐进性、开创性、实效性和曲折性等四个基本特点,并且从历史的角度分析了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思想的历史启迪,认为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历史过程,必须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必须制定符合中国比较优势的经济发展战略,必须坚持劳动力要素自由流动的原则,必须巩固和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等。 本文的创新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研究视角的创新。本文认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途径即如何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一切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的核心和关键,是连接其他相关问题的纽带和桥梁。因此,本文以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途径为研究主线,结合理论界的种种观点,系统考察不同历史时期中国政府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指导思想。 第二,研究框架的创新。本文认为,二元结构是造成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根本原因,消除二元结构是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根本途径。因此,本文把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思想纳入到二元结构的分析框架内,围绕要素禀赋结构、经济发展战略、产业结构转变、城乡收入等多个因素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思想进行分析。 第三,研究内容的创新。本文把近代、改革开放之前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思想纳入到研究范围之内,从而把近代、改革开放之前、改革开放之后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思想连接成一个有机整体。同时,本文运用发展经济学的相关理论,从理论高度分析和阐述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思想发展演变的经济逻辑。
其他文献
国内农村经济金融体制改革和农村市场经济发展的现实状况,迫切要求在新的理论框架下重新审视和认识农村信用合作,包括农村信用合作的主体、合作形式、合作效率等等皆需要达成新
依据力矩—能量法原理推导和建立了一个计算抛落式工作磨机有用功率的公式 ,通过对计算值和实验室实测值的对比分析表明 ,在充填率为 30 %~ 5 0 % ,转速率为 6 0 %~ 85 %的范围
期刊
编者接:本文系蒋经国对1945年夏随宋子文赴苏联谈判签订的回忆,堪作读者了解外蒙古问题的一种参考.
复习教学过程不是前面所学知识的简单重复,应让学生从更高层次、更新角度进一步掌握、理解已学知识和技能,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Reviewing the teaching process is no
本文报告6例住院监护右室梗塞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及一例尸解资料,对照分析了心电图表现。作者等认为急性下壁梗塞时,加做右胸导联V_3R、V_4R、V_5R,可提高右室梗塞的检出率。如
近日,龙源电力中能科技开发公司顺利完成福建一座海上风电场无人机叶片智能巡检试飞工作,无人机叶片巡检技术开始进入海上风电场运维.
期刊
本文包括了我国国际贸易中存在的三个问题.  第一章研究的是出口退税对激励出口的作用机制。文章建立了一个数理模型,证明了出口退税(免抵增值税)对出口产生激励的重要机制“
城市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结果,也是进一步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当前一场波澜壮阔的历史性的社会结构变革正在中国
学位
“一把手”在用人问题上的“关键一票”让干部有后顾之忧,致使民主测评和考核结果失真,监督自然也流于形式。 “Leader ” “key votes ” on the issue of employment s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