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材料中架桥纤维的拉曼光谱研究——以碳纤维和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为例

来源 :东华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stinviv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纤维的性质和几个纳米到几十微米的界面区域是影响复合材料性能的两个关键因素。拉曼光谱可用于研究纤维的微观力学性质和纤维/基体界面的微力学行为。通过纤维搭桥技术可得到复合材料界面的微观力学性质。本论文希望为复合材料制备中高性能纤维的选择以及增强纤维在补强技术上的实际应用提供理论指导。论文主要内容及结论如下:  (1)论文通过拉曼光谱研究了碳纤维和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的性质,发现两种纤维具有不同的应力敏感性。在外载应变下,碳纤维的G’峰的拉曼频移与应变之间呈简单的线性关系;而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的1129cm-1峰,在应变下裂分成两个峰——低应力承受峰(窄峰)和高应力承受峰(宽峰),且在小应变下低应力承受峰和高应力承受峰的拉曼频移呈线性变化,分别在6%和8%应变时拉曼频移-应变曲线发生转折。  (2)论文通过拉曼Mapping扫描得到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在应变过程中分子构象的变化情况,研究发现构象的转变与C-C键的伸缩振动、纤维的断裂有关,低应力承受C-C键所在的分子的构象更容易变化。纤维断裂前,纤维分子的C-C键会发生剧烈的旋转来抵抗纤维分子链的断裂。  (3)论文通过微滴试验比较研究脆性的碳纤维/树脂界面和韧性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树脂界面性质,发现脆性的碳纤维所受的应力呈“M”状分布,而韧性的聚乙烯纤维所受的应力呈“W”状分布。  (4)论文进一步通过建立纤维搭桥技术比较研究脆性的碳纤维架桥纤维/裂缝和韧性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架桥纤维/裂缝的交互微力学,研究发现架桥纤维具有明显的止裂作用,裂缝在穿过架桥纤维时速度明显减慢一半。在裂缝附近碳纤维架桥纤维的应力分布呈“W”状,当应力达到1.2%时,曲线呈“拱型”。剪应力位于(-0.02GPa,+0.02GPa)之间;而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架桥纤维的应力分布呈“正抛物线型”,剪应力位于(-0.06GPa,+0.06GPa)之间。  (5)通过对实验数据拟合分析建立脆性的碳纤维架桥纤维和韧性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架桥纤维的应力分布模型。架桥纤维上应力分布分为粘结区、脱粘区和架桥区三区域。碳纤维架桥纤维在粘结区域,的应力分布呈“√”型分布;在架桥区域,碳纤维上的应力分布呈“正抛物线型”或恒定不变。而韧性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架桥纤维上的应力分布曲线整体呈“正抛物线型”,三个区域的应力分布对应“正抛物线”的一部分。
其他文献
作为一种典型的单相多铁性材料,铋铁氧体(BiFeO3)具有钙钛矿结构,是少数在室温下同时具有铁电性和磁性的材料之一,室温下呈反铁磁有序(尼尔温度为673K)和铁电有序(铁电居里温度
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带来了基础建设规模的迅猛壮大,使得水泥混凝土的需求量急剧增大。数量扩张型的水泥工业发展模式将使我国能源、资源和环境不堪重负。研发高性能水泥,增加工
近年来,国内外石油化工领域由连多硫酸引起的奥氏体不锈钢应力腐蚀时有发生,由此造成严重的损失,因此不锈钢化工设备的应力腐蚀防护工作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旨在通过腐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