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灾害史研究是近十多年来学界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纵观我国灾害史研究,可以归纳为如下几个特点:从研究者的学术背景上看,自然科学居多,人文社会科学较少;从研究的时段上看,近现代最多,明清、唐宋次之,先秦最少;从研究的内容上看,对灾害现象的简单罗列较多,分析灾害救助的相关政策和制度次之,论及应对灾害救助背后的思想根源较少;从研究的视角上看,从政治制度史上论述者多,从社会史上论述者次之,从思想史上论述者少;从评价上看,肯定古代救灾措施者多,对古代救宋措施持怀疑和否定态度者少;从研究的范围上看,讨论自然灾害的多,研究异常现象的少。特别是近年来,从环境史方面研究中国古代灾害救助的过程中,把古代一些救灾、防灾措施所带来的客观效果,说成是古人已有的科学思想,因而在研究人与自然的关系方面,有着误读历史、曲解古人(如对“天人合一”的认识)的现象,有的甚至刻意拔高古人。究其原因,是在研究中学者过多地注意了灾异救助中的理性因素,而忽视了非理性因素的作用。因此,我们认为重新审视中国古代灾异救助方式中的非理性因素是十分必要的。本文正是基于以上关于灾害史研究中的欠缺和不足之处,对先秦时期应对灾异方式中的非理性因素进行探讨。本文从先秦典籍中关于“灾”之内涵的研究入手,认为古人所谓的“灾”,既包括自然灾害,又包括日食等异常现象,故而我们采用了“灾异”的说法。本论文从对“灾异”概念的界定入手,在把自然灾害和日食等异常天象同时列入研究范围,对“灾异”救助方式中的非理性因素进行全面系统研究是本文的特色之一即从模拟巫术和阴阳五行的角度研究先秦时期应对灾异的救助方式。论文第一部分对近百年来的灾害史研究进行了回顾和总结;第二部分主要通过对大禹治水与禹步、商汤祷雨与焚巫尪,以及雩祭与做土龙的分析中,讨论了在模拟巫术和阴阳五行思想指导下,古人应对水旱灾害救助方式的仪式化过程,指出了非理性因素对灾异救助方式的影响;第三部分结合先秦时期应对日食、地震、虫灾、火灾和疾疫等灾异救助方式的分析,探讨了非理性因素在灾异救助方式中的作用。指出非理性行为既有消极影响,又起到了稳定社会心理和维护统治的积极作用;第四部分是本论文的重点,综合运用文化人类学、社会学和历史学的理论和方法,对在先秦时期应对灾异救助方式中的非理性因素进行了系统归纳。到了战国时期以邹衍为代表的一派阴阳家们,以及汉代“天人感应”原理,都与巫术有着密切的关系。非理性因素在灾异救助方式中的作用和影响虽不容忽视,但是也不能估计得过高。只有这样才能客观地把握先秦时期的灾异救助方式,才能更加透彻地理解自秦汉直到现代社会灾异救助方式中非理性措施存在的原因,从而也才能从根源上消除迷信,倡导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