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绿色环保抛光液的GCr15轴承钢化学机械抛光工艺研究

来源 :西南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linglor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GCr15轴承钢是最常用的高碳铬轴承钢之一,它具有耐磨、耐腐蚀、尺寸稳定性好以及接触疲劳强度高的特点。广泛应用于轴承内外套圈、刃具、量具、模具等机械零件的制造,其中轴承是轴承钢的重要应用之一。轴承的结构设计和制造精度对轴承寿命及质量非常重要,同时轴承所用材料轴承钢也是关键,轴承钢对轴承的质量以及使用寿命和可靠性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轴承钢的性能是影响轴承性能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低的表面粗糙度尤其是超光滑表面,对于轴承就具有非常重要意义。化学机械抛光是一种可以实现光滑、无损伤表面的超光滑表面加工技术。然而在化学机械抛光的过程中,为了达到好的表面质量以及高的材料去除速率,在抛光液中经常使用非绿色环保化学品来增强在化学机械抛光过程中的化学腐蚀作用或者缓蚀效果。这些危险化学品会对操作者以及设备都有潜在的危害,甚至会影响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严重背离“绿色制造”的理念。因此开发对环境友好的绿色抛光液,在满足此条件下实现超光滑表面加工,成为了化学机械抛光的趋势。故本文将绿色抛光液引入到GCr15轴承钢的化学机械抛光以及探究了GCr15轴承钢绿色环保化学机械抛光工艺。利用了化学机械抛光技术,以及结合电化学实验、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检测技术等的实验手段,首先研究了绿色络合剂对GCr15轴承钢化学机械抛光性能的影响规律;其次研究了绿色缓蚀剂对GCr15轴承钢化学机械抛光性能的影响规律;最后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GCr15轴承钢化学机械抛光绿色工艺的优化,优化后运用两步法进行了GCr15轴承钢超光滑表面的制备。本文主要研究内容以及结果如下:(1)探究了绿色络合剂乙二胺二琥珀酸对GCr15轴承钢化学机械抛光性能的影响当抛光液的组分主要由50 mM乙二胺二琥珀酸和0.1 wt%H2O2组成且在p H 5.0的条件下时,GCr15轴承钢的材料去除速率为366 nm/min、表面粗糙度Ra为3.6 nm。其中,H2O2主要提供氧化作用以及乙二胺二琥珀酸主要提供络合作用共同在GCr15轴承钢表面形成不完整且机械强度低的反应膜,磨粒主要提供机械力将该反应膜去除。在抛光液中加入乙二胺二琥珀酸的条件下,随着H2O2的加入以及浓度的增加,GCr15轴承钢材料去除速率达到峰值后又减小,这主要是因为当H2O2浓度为0.1 wt%时在GCr15轴承钢表面生成的复合膜由铁的氧化物以及铁的络合物组成,它们是多孔且具有低机械强度的易于被去除。当H2O2的浓度进一步增加时,GCr15轴承钢的材料去除速率逐渐下降,这主要是因为GCr15轴承钢表面主要由氧化层所组成且该氧化层是致密且具有高的机械强度的。(2)探究了绿色缓蚀剂对GCr15轴承钢化学机械抛光性能的影响探究了绿色缓蚀剂植酸、羧甲基纤维素钠、3-氨基-1,2,4三氮唑、1,2,4-三氮唑对GCr15轴承钢化学机械抛光的影响。结果表明1,2,4-三氮唑相对于其他三种缓蚀剂可获得最好的表面质量。通过运用电化学、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等实验方法聚焦于探究1,2,4-三氮唑对GCr15所起到的作用。实验结果表明,在抛光液中加入1,2,4-三氮唑的条件下,1,2,4-三氮唑可在GCr15轴承钢表面进行化学吸附和物理吸附,并通过吸附起到保护作用。1,2,4-三氮唑在GCr15轴承钢的表面形成膜层,使GCr15轴承钢的表面与周围环境之间形成障碍。1,2,4-三氮唑可以与Fe2+,也可以与Fe3+反应形成配合物。1,2,4-三氮唑形成的缓蚀膜可以有效阻止活性部位的阳极反应发生,减少腐蚀引起的腐蚀坑和磨损。(3)GCr15轴承钢化学机械抛光绿色工艺的优化在探究上述络合剂及缓蚀剂机理的基础上,对GCr15轴承钢化学机械抛光绿色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优化后采用两步法来进行GCr15轴承钢超光滑表面制备。在第一步抛光中抛光液组分由去离子水、2 wt%YZ8040胶体二氧化硅颗粒、50 mM乙二胺二琥珀酸、0.1 wt%H2O2、10 mM 1,2,4-三氮唑、p H为3.0以及下压力为5.0 kg,在第一步抛光进行10 min后GCr15轴承钢的材料去除速率为564 nm/min,表面粗糙度达到5.2 nm。GCr15轴承钢的表面粗糙度直线下降,表面形貌由最初的粗糙不平整变得表面光滑平坦;在第二步的抛光中,抛光液组分为去离子水、2 wt%YZ8040胶体二氧化硅颗粒、50 mM乙二胺二琥珀酸、0.1 wt%H2O2、10 mM 1,2,4-三氮唑、p H为9.0以及下压力为7.0 kg,由于表面形成一层密实的钝化膜,因此当在第一步的基础上继续抛光8min后,实现了97.9×97.9μm~2扫描区域内表面粗糙度Ra为1.0 nm的纳米级精度GCr15轴承钢表面。
其他文献
在解决大规模新能源并网及消纳、区域性电网互联等问题上,柔性直流电网技术具有显著优势,在世界范围内已经得到广泛发展和应用。但是,由于柔性直流电网的低阻尼特性,故障发生后直流线路故障电流上升速度极快,且幅值很大,直流断路器不能可靠地隔离故障线路,导致故障范围扩大,甚至威胁整个直流系统安全稳定运行。此外,柔性直流电网线路故障被清除后的供电恢复对整个系统的稳定、可靠运行至关重要,但故障恢复过程进行重合闸可
21世纪以来,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不断扩大,城市轨道交通发展迅猛,以短定子直线感应电机(Short-primary Linear Induction Motor,SLIM)作为牵引电机的磁浮交通也取得从无到有的突破性硕果。然而,由于应用时间较短,在实际工程中短定子磁浮交通在靴轨受流、车辆轻量化以及车辆提速等方面暴露出一些需要优化解决的问题。为进一步推动磁浮交通在城市轨道交通领域的应用,西南交通大学李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轨道交通已成为人们出行和货运物流的重要方式,而轮对与钢轨的长期接触会造成踏面的磨耗与损伤,影响车辆运行的安全性与稳定性。因此,需要定期检查轮对各个参数是否合格以保障列车运行安全。目前,我国铁路路段对轮对参数的检测仍以人工测量为主,使操作人员劳动强度较大、效率低,长时间工作后人为因素也带来了较大的误差,导致测量的精度和可靠性不高。本文基于静态测量,设计了一种轮对综合参数自动检测装
随着风电市场的快速发展,风电装机容量与风力发电量持续增加,开发风电能源已成为必然趋势。考虑风电的随机波动性,对风电场未来风电功率值进行准确预测能够加强电力系统的安全性、可控性及经济性。本文研究了一种用于处理风电序列的二次分解策略,以降低风电序列的波动性,采用最小二乘支持向量回归建立风电功率的超短期预测模型,采用长短时记忆网络建立风电功率超短期预测模型。主要工作如下:研究了一种基于互补集合经验模态分
近年来,清洁能源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同时微电网之间互联控制也成为大量学者的研究热点,因此基于清洁能源的微电网互联控制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直流微电网可以通过分布式控制方式将光伏以及蓄电池等储能单元连接,并通过电力电子变换器将其与电力系统进行连接,进而为用户提供负荷需求。各分布式能源之间按比例分配功率以及维持母线电压稳定是直流微电网的两个主要控制目标。为实现该控制目标,本文将储能单元与直流母线之间通过转
近些年,航空电子技术的不断突破带动了航空产业的飞速发展,综合模块化航空电子(Integrated Modular Avionics,IMA)系统正逐步取代传统分布式联邦航空电子系统,成为该领域的主流系统架构。相比较传统分布式航空电子系统,采用IMA架构的航空电子系统具备高可靠性、高集成度、低功耗、轻机载、易维护等突出优势。1997年ARINC 653作为一种实时性操作系统规范被提出,它不仅定义了I
颗粒破碎现象是材料受力过程中的一种细观现象,颗粒破碎对粗粒土的强度和变形有着显著的影响,能够降低土体的抗剪强度,降低地基的承载力,进而影响结构物的安全与稳定。鉴于采用离散元方法可模拟和观测土颗粒细观层面的变化,本文针对颗粒可破碎的粗粒土,基于PFC方法开展了三轴试验的数值模拟,以此探究剪切过程中颗粒破碎的发展规律及其对土体力学特性影响的规律及内在机理。本文所作的主要工作和得到的结论如下:(1)编制
滚动接触疲劳伤损是影响轮轨自身服役寿命的重要因素之一,而在道岔转辙器部件内,钢轨的滚动接触疲劳伤损是主要的伤损形式之一。本文基于地铁轮轨接触概率分布对地铁道岔转辙器区的钢轨滚动接触疲劳伤损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主要工作和结论如下:(1)通过查阅国内外轮轨滚动接触疲劳理论研究的相关文献,明确了研究滚动接触疲劳的目的,选取了本文所需的研究滚动接触疲劳伤损的方法,即通过材料安定图和基于磨耗数的损伤函数
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人口剧增、交通拥堵、土地使用效率低等“城市病”日益凸显,而公共交通指向型城市开发(Transit Oriented Development,TOD)模式是可以有效解决这些城市问题的手段。但在TOD模式下,轨道交通诱发的振动会直接传递至建筑物基础,建筑物室内振动及二次结构噪声超标问题将更为严峻。针对这一问题,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开展国内外轨道交通振动控制措施调研工作,
随着我国铁路军民融合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铁路机动发射系统的建设被提上日程。重载铁路因具备强大的运输能力及承载能力,可将其作为战略导弹发射基地。重载铁路路基结构在承受弹射冲击荷载时,其动力响应是评价发射基地稳定性的重要指标,而发射基地的稳定性必然会影响上部发射系统的稳定性。另外,弹射荷载作用结束后,路基结构的残余响应又会影响到线路后续的使用。针对以上问题,结合数值模拟、现场试验、理论分析等方法,对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