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缝隙连接在长QT综合征2型电活动不稳定中的作用目的:本实验应用兔楔形心肌块制备LQT2模型,观察抗心律失常肽AAP10干预前后模型跨室壁复极离散度(TDR)和缝隙连接蛋白磷酸化状态的变化,探讨缝隙连接(缝隙连接)的功能改变在长QT综合征2型(LQT2)模型中电活动不稳定中的作用。方法:应用0.5μmol/L的E-4031对兔左室楔形心肌组织块进行灌流制备LQT2模型,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LQT2组和抗心律失常肽(AAP10)组。采用浮置玻璃微电极法同步记录心内膜、心外膜心肌细胞跨膜动作电位及跨室壁心电图。观察各组QT间期和跨室壁复极离散度(TDR)的变化,通过免疫印迹和免疫荧光的方法观察缝隙连接的分布和磷酸化状态的改变。结果:①LQT2组QT间期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延长(P<0.05),TDR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增大(P<0.05)以及缝隙连接去磷酸化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增高(P<0.01);②AAP10组QT间期较LQT2组显著缩短(P<0.05),TDR较LQT2组显著减小(P<0.05或0.01)以及缝隙连接去磷酸化水平较LQT2组显著降低(P<0.05或0.01);③三组的Cx43总量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抗心律失常肽能显著降低LQT2模型的TDR和缝隙连接蛋白的去磷酸化水平,说明缝隙连接的功能改变是LQT2模型中电活动不稳定的重要因素。第二部分蛋白激酶C激动剂致心律失常作用机制的研究目的:观察蛋白激酶C激动剂佛波酯(PMA)对兔室性心律失常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制备左室楔形心肌块灌注模型,随机分为正常组(灌流台氏液),PMA组(灌流台氏液+PMA 500nmol/L).采用浮置玻璃微电极法同步记录心内膜、心外膜心肌细胞跨膜动作电位及跨室壁心电图,给予程序性期前刺激诱发室性心律失常(室速)的发生。通过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心肌细胞缝隙连接蛋白43(Cx43)总量及其S368位点去磷酸化水平的变化。结果:PMA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QT间期(260±25 ms vs.302±21ms,P<0.01)显著缩短,Tp-e(61±13ms vs.51±7ms,P<0.01)及Tp-e/QT(0.24±0.05 vs.0.17±0.02,P<0.01)显著增大,Cx43的总量(P<0.05)及S368位点去磷酸化的Cx43水平(P<0.01)显著减少。PMA组与正常组明显相比明显增加室速诱发率(70%vs.0,P<0.05)。结论:佛波酯(PMA)通过下调心肌缝隙连接的总量及功能从而导致心律失常的发生。第三部分抗心律失常肽对蛋白激酶C激动剂致心律失常作用的影响目的:观察抗心律失常肽对蛋白激酶C激动剂致心律失常作用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制备左室楔形心肌块灌注模型,随机分为正常组(灌流台氏液),佛波酯(PMA)组(灌流台氏液+PMA 0.5um/L1,抗心律失常肽AAPl0组(灌流台氏液+PMA0.5um/L+AAP10 0.5um/L).采用浮置玻璃微电极法同步记录心内膜、心外膜心肌细胞跨膜动作电位及跨室壁心电图,给予程序性期前刺激诱发室性心律失常(室速)的发生。通过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心肌细胞缝隙连接蛋白43(Cx43)总量及其S368位点去磷酸化水平的变化。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PMA组QT间期(260±25 ms vs.302±21ms,P<0.01)显著缩短,Tp-e(61±13ms vs.51±7ms,P<0.01)及Tp-e/QT(0.24±0.05 vs.0.17±0.02,P<0.01)显著增大,Cx43的总量(P<0.05)及S368位点去去磷酸化水平(P<0.01)显著减少,室速诱发率(70%vs.0%,P<0.05)明显增加。与PMA组相比,AAP10组QT间期(241±22ms vs.260±24 ms,P>0.05)及S368位点去磷酸化水平(P>0.05)无明显改变,但Cx43的总量(P<0.05)明显增加,Tp-e(41±6ms vs.61±13ms,P<0.01)及Tp-e/QT(0.17±0.03 vs.0.24±0.05,P<0.01)显著减小,且室速诱发率(20%vs.70%,P<0.05)明显降低。结论:抗心律失常肽AAP10通过阻止PMA对缝隙连接的下调而减少PMA佛波酯诱导的兔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