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胞壁酰二肽对儿童急性白血病骨髓树突状细胞体外扩增的影响目的探讨胞壁酰二肽(MDP)对儿童急性白血病骨髓树突状细胞(DC)体外扩增及成熟的影响。方法采用Ficoll-Hypaque法分离急性白血病患儿骨髓单个核细胞,对照组以含10%FCS的RPMI1640培养液培养单个核细胞;实验组分为3个亚组:1组:MDP组;2组:细胞因子组;3组:细胞因子联合MDP组,分别诱导单个核细胞。光学显微镜下观察每日细胞生长情况及细胞形态,培养第8天,计数各组细胞数量,并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细胞免疫表型。结果①培养第8天,对照组细胞数为(0.85±0.23)×105/L,实验1组、2组、3组细胞数分别为(2.31±0.24)×105/L、(3.26±0.37)×105,L及(4.16±0.34)×105/L,均明显高于对照组(t分别为9.82、12.35、18.03,p均<0.01);1组低于2组及3组(t分别为4.81、7.26,p均<0.01);3组明显高于2组(t=4.00,p<0.01)。②细胞免疫表型显示:对照组、实验1组、2组及3组的HLA-DR+细胞比例分别为(19.98±3.74)%、(37.24±4.32)%、(58.81±2.08)%及(77.48±5.57)%,1组明显高于对照组(t=6.75,p<0.01),而低于2组、3组(t分别为10.06、12.76,p均<0.01):3组明显高于2组(t=7.02,p<0.01)。对照组、实验1组、2组及3组的CD1a+细胞比例分别为(11.46±2.43)%、(28.71±6.64)%、(46.92±4.78)%及(57.03±3.07)%,1组明显高于对照组(t=5.46,p<0.01),而低于2组、3组(t分别为4.98、8.66,p均<0.01);3组明显高于2组(t=3.98,p<0.01)。对照组、实验1组、2组及3组的CD83+细胞比例分别为(13.05±5.70)%、(36.32±5.61)%、(54.95±7.83)%及(75.70±6.67)%,1组明显高于对照组(t=6.51,p<0.01),而低于2组、3组(t分别为4.32、10.10,p均<0.01);3组明显高于2组(t=6.68,p<0.01)。结论1.各组均得到一定数量的DCs,MDP组明显低于细胞因子组,细胞因子联合MDP组明显高于MDP组和细胞因子组,提示MDP具有促进急性白血病患儿骨髓DC增殖的作用,与细胞因子联合作用更强。2.MDP组CD83+, CD1a+及HLA-DR+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但低于细胞因子组,细胞因子联合MDP组明显高于MDP组和细胞因子组,提示MDP具有促进急性白血病患儿骨髓DC成熟的作用,与细胞因子联合作用更强。第二部分:胞壁酰二肽对儿童急性白血病骨髓树突状细胞功能的影响目的探讨胞壁酰二肽(MDP)对儿童急性白血病骨髓树突状细胞(DC)功能的影响。方法应用Ficoll-Hypaque法分离急性白血病患儿骨髓单个核细胞,对照组用细胞因子诱导培养DC;实验组分为5个亚组:1组:MDP组(102ug/l);2组:细胞因子联合MDP (10ug/l)组;3组:细胞因子联合MDP (102ug/l)组;4组:细胞因子联合MDP (103ug/l)组;5组:细胞因子联合MDP (104ug/l)组,分别诱导培养DC,培养第9天收获各组DC,将DC与儿童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同种异体骨髓T淋巴细胞混合反应96h,观察淋巴细胞的增殖情况,ELISA方法检测上清液中IL-12. IFN-γ含量;经HL-60抗原致敏后的DC与培养第7天的骨髓T淋巴细胞及HL-60细胞共同孵育72h,MTT法检测各组细胞毒T淋巴细胞的杀伤活性。结果1.混合淋巴细胞反应显示:①T细胞扩增指数:当刺激细胞数为1×103时,对照组与1组、2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3组、4组、5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t分别为7.37、10.10、13.53,p均<0.01),亦明显高于1组(t分别为8.49、10.24、13.39,p均<0.01)。当刺激细胞数为1×103至1×104,各组T细胞的扩增指数均增加,3组、4组、5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及1组(p均<0.01),2组与对照组、1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②T细胞分泌细胞因子:当刺激细胞数为5×104时,对照组与1组、2组IL-12含量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3组、4组、5组明显高于对照组(t分别为8.31、10.63、12.16,p均<0.01),亦明显高于1组(t分别为8.25、10.61、11.90,p均<0.01)。对照组与1组、2组IFN-γ含量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3组、4组、5组明显高于对照组(t分别为9.21、12.62、15.38,p均<0.01),亦明显高于1组(t分别为9.59、12.77、15.66,p均<0.01)。2.杀瘤活性结果显示:实验各组杀伤HL-60细胞活性均较对照组显著增强(t分别为5.24、10.97、15.98、18.19、22.69,p均<0.01);当MDP浓度由102ug/l递增至104ug/l,2组、3组、4组、5组组间比较,杀伤活性逐渐增加(t23=3.79、t24=7.34、t25=10.32、t34=3.75、t35=7.38、t45=3.50,p均<0.01),以5组杀伤HL-60细胞活性最强。结论1.经MDP诱导后的DC,在1×103即能刺激同种异体淋巴细胞增殖,当刺激细胞数为1×103至1×104,淋巴细胞增殖反应增强;MDP组与细胞因子组比较无明显差异;当MDP≥102ug/l时,与细胞因子联合效果明显。提示当MDP诱导后的DC数量≥1×103时,即能促进T细胞的增殖,且有MDP浓度依赖性。2.经MDP诱导后的DC可促进T细胞分泌IL-12及IFN-γ,与细胞因子组比较无明显差异;当MDP≥102ug/l时,与细胞因子联合效果明显。提示经MDP诱导后的DC具有促进T细胞分泌的作用,与细胞因子联合作用更强。3.实验各组均有明显的杀瘤活性,当MDP浓度由102ug/l递增至104ug/l,杀瘤活性逐渐增强。提示MDP能从儿童急性白血病骨髓中诱导出有较强的抗原刺激能力的DC,且有MDP浓度依赖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