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为了探讨生长分化因子9(GDF9)基因与小尾寒羊高繁殖力之间的关系,为小尾寒羊高繁殖性状的辅助选择提供有效的分子标记,采用PCR-SSCP方法,对小尾寒羊、白萨福克羊、特克赛尔羊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探讨生长分化因子9(GDF9)基因与小尾寒羊高繁殖力之间的关系,为小尾寒羊高繁殖性状的辅助选择提供有效的分子标记,采用PCR-SSCP方法,对小尾寒羊、白萨福克羊、特克赛尔羊和藏羊中GDF9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小尾寒羊、白萨福克羊和特克赛尔羊中检测到AA、AB、BB三种基因型,在藏羊中检测到了AA、AB两种基因型。四个绵羊品种A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64.1%、73.3%、73.35%、81.65%,B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35.9%、26.7%、26.65%、18.35%。测序结果表明,BB型与AA型相比发生了一处单碱基突变;与GeneBank上GDF9基因(登录号:AF078545)序列比较发现AA型与原序列完全相同,定义为野生型,BB型在外显子2的75位发生了C→T的单碱基突变,定义为突变型。翻译成氨基酸序列比较发现突变没有引起氨基酸的改变,为沉默突变。小尾寒羊和藏羊品种之间基因型分布差异显著(P<0.05),其它各品种之间基因型分布差异均不显著(P>0.05)。经X2适合性检验,4个绵羊品种中X2值均未达到显著水平,此扩增片段均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这说明GDF9基因G2突变这对引物扩增片段不受选育措施的影响,在选育过程中它们的遗传仍然是随机的。不同基因型和小尾寒羊产羔数最小二乘方差分析表明,小尾寒羊产羔数的最小二乘均值关系为AB>AA>BB,但3种基因型间差异不显著(P>0.05)。GDF9基因的G2突变对小尾寒羊高繁殖力没有显著影响。
其他文献
为探索出一套适宜的辽宁绒山羊卵母细胞的体外培养系统,满足科研和生产对早期胚胎的需要,本试验进行了辽宁绒山羊卵泡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培养和受精的研究。
1.实验比较了切
本试验以湖羊为研究对象,根据GenBank中己知的小鼠、人等的Lats2基因序列的CDS区设计引物,利用基因克隆技术克隆出湖羊Lats2基因的CDS区序列。对获得的Lats2基因CDS区序列进
为探究不同限饲方法对爱拔益佳肉鸡生长屠宰性能、骨骼性状、肠道结构及线粒体基因表达效应的影响,本实验设计了以下两个试验:试验一不同限饲方法对爱拔益佳肉鸡生长性能、骨
本试验选用产奶量(19±1.5kg)、泌乳天数相近(130±30d)的带有永久性瘤胃、十二指肠和回肠瘘管的泌乳荷斯坦奶牛4头,采用4 X 4拉丁方试验设计,研究在奶牛日粮中添加亚油酸(LA)、二十二碳六烯酸(DHA)或俩者协同添加对瘤胃微生物和乳脂中奇数碳链脂肪酸和支链脂肪酸(OBCFA)的影响。试验共分为4期,每期试验维持21 d,包括14d的日粮适应期和7d的样品采集期。试验日粮根据中国农业行
随着转基因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尽管这项技术有着巨大的潜在效益,但人们也逐渐认识到其可能带来的负面效应。克隆动物及器官移植作为人类延续生命的重要技术而受到广泛关注,同时又
依据GMS卫星红外气象云图的统计特性,提出了一种“亚抽样+修改的JPEG+图象放大”的静止图象编码方法,使有失真压缩比在50∶1至100∶1时,恢复图象峰值信噪比在35dB~40dB之间,主观质量无视觉可觉察到的失真。
桑黄(Phellinus baumii)是一种具有多种药理作用的真菌子实体,因寄生于桑树而得名。现代药理学研究发现桑黄多糖具有抗肿瘤、抗炎症、抗氧化、降血糖、免疫调节、护肝等多种药理
由于物质生产和经济利益的需求,畜牧业经营者最大化地养殖家畜,致使大面积的草地超载过牧,从而导致草地生态系统出现了不同程度地退化或更严重的荒漠化,如青藏高原的典型高寒
MicroRNAs (miRNA)是一种21—25nt长的单链小分子RNA,它们在各种细胞和发育过程中调节基因的表达,其中包括对衰老机制的调控。let-7是发现最早也是研究最为深入的microRNA之
本试验通过建立体外消化模型,研究了不同生物酶对饲料原料微量元素Fe、Cu、Zn、Mn的释放效率,并在此基础上,开展生长肥育猪体内试验,即根据生长肥育猪饲料配方原料组成,按照营养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