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1、了解住院的双相障碍(BP)患者人格障碍(PDs)的共病率;2、探讨影响BP与PDs共病的有关因素;3、探讨BP与PDs共病对BP患者病情的影响。4、探讨BP患者父母教养方式与BP和BP共病PDs的相关性。 对象和方法: 患者组:选择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 IV)双相障碍I型或II型诊断标准的顺次入院的住院患者,在入院第一周内完成自编的一般资料调查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杨氏躁狂评定量表》(YMRS)、《临床疗效总评量表》-病情严重程度分量表(CGI-SI)评定,之后每1周进行一次HAMD、YMRS和《临床疗效总评量表》-疗效总评分量表(CGI-GI)评定。对其中连续二次随访HAMD评分<7分和YMRS评分<8分且其CGI-GI评分为1-2分的BP患者,使用《DSM-IV-TR轴II定式临床检查》(SCID-II)评定其人格障碍类型;用《大体评定量表》(GAS)评估其大体功能,在研究人员的指导下完成自评量表《父母教养方式量表》(EMBU)。 对照组:向社会招募,选择性别、年龄和受教育年限与患者组相匹配,且无严重躯体疾病或精神疾病及精神疾病家族史的正常人。在研究人员的指导下完成一般资料调查表和EMBU。 结果: 一、BP与PDs共病的研究结果 1、在顺次入院的153例住院BP患者中,有61.4%(n=94)BP患者共病PDs;在BP与PDs共病的患者中,只共病1种PDs的患者为39.4%,共病2种或2种以上PDs的患者为60.6%,共病3种或3种以上PDs的患者为25.5%。按照人格障碍的类型划分,BP患者共病边缘型人格障碍(22.2%)最多见,其后依次为回避型人格障碍(20.3%)、强迫型人格障碍(18.3%)和反社会型人格障碍(16.3%)。按照人格障碍类别划分,BP患者共病 C簇人格障碍(34.0%)最多见,其次为B簇人格障碍(30.1%),A簇人格障碍(13.7%)最少。 2、在BP-I患者(n=132,86.3%)中,有58.3%的患者共病PDs,在BP-II患者(n=21,13.7%)中,有81.0%(n=17)的患者共病 PD,BP- II患者 PDs的共病率较BP-I患者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显著性(P=0.048)。在BP-I患者中,共病边缘型人格障碍(22.7%)最多见,其后依次为回避型人格障碍(18.9%)、反社会型人格障碍(16.7%);而BP-II患者共病强迫型人格障碍(38.1%)最多见,其后依次为回避型人格障碍(28.6%)、偏执型人格障碍(23.8%)。BP-II患者偏执型和强迫型人格障碍的共病率较 BP- I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显著性(P<0.05)。除此之外,BP-I和BP-II患者之间在其它不同类型PD的共病率方面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 3、在男性BP患者(n=99,64.7%)中,有67.1%的患者共病PDs,在女性BP患者(n=54,35.3%)中,有50.0%的患者共病PDs,男性患者PDs的共病率较女性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显著性(P=0.032)。男性以边缘型(25.3%)、反社会型(20.2%)、回避型(20.2%)、强迫型(18.2%)等人格障碍多见。女性以回避型(20.4%)、强迫型(18.3%)、边缘型(16.7%)、反社会型(9.3%)等人格障碍多见。而两组患者不同类型PDs的共病率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 4、在以抑郁发作(n=36,22.1%)入院的BP患者中,共病PDs的发生率为77.8%;在以混合发作(n=17,11.1%)入院的BP患者中,共病PDs的发生率为76.5%;在以躁狂发作(n=92,60.1%)入院的BP患者中,共病PDs的发生率为52.2%;与以抑郁/混合发作入院的BP患者比,以躁狂发作入院的BP患者与PDs共病的发生率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显著性(P=0.011)。 5、共病PDs的BP患者首次发病年龄较无共病PDs的BP患者小,分别为27.2±7.0岁和29.9±7.9岁;12至17岁之间发病的BP患者(n=51)PDs的共病率最高为76.5%;18至23岁之间发病的BP患者(n=56)PDs的共病率其次为57.9%;36至41岁之间发病的BP患者(n=4)PDs的共病率最低为25.0%(n=1)。随着首次发病年龄的增大,BP患者共病PDs的发生率有逐渐减少的趋势,以6岁为一个年龄段对首次发病的年龄进行划分后比较,各年龄段间患者共病 PDs的发生率差异有显著性(P=0.032)。经相关分析结果显示:BP患者共病PDs与首次发病年龄呈负相关(r=-0.254,P=0.032)。 6、在因首次心境障碍发作入院的BP患者(n=7,4.6%)中,共病PDs的发生率为14.3%(n=1);在2次或2次以上的心境障碍发作的BP患者(n=146,95.4%)中,共病PDs的发生率为63.7%;在有6次或6次以上的心境障碍发作的患者(n=56,36.6%)中,共病PDs的发生率为80.4%。经相关分析结果显示:BP患者共病PDs与心境障碍发作次数呈正相关(r=0.435,P=0.001)。 7、与无共病PDs的BP患者相比,共病PDs的BP患者首次发病年龄更小、总的心境障碍发作次数和抑郁发作次数更多;住院的次数也更多;自杀意念和自伤行为更多见;达到临床痊愈后共病PDs的BP患者大体功能评分更低;残留症状更多,上述诸方面的差异均达到统计学显著程度(P<0.05)。 二、父母教养方式量表研究结果 1、对患者组与对照组的EMBU父母亲各因子分的比较表明,患者组母亲的情感温暖理解因子分低于对照组;患者组父母的惩罚严厉、过分干涉、偏爱被试、拒绝否认及父亲的过度保护等因子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达到统计学显著程度(P<0.05)。但两组间父亲的情感温暖与理解因子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对患者组与对照组中的独生子女EMBU父母亲各因子分进行比较,也显示了与上述情况基本一致的结果。 2、对共病PDs和无共病PDs的两组BP患者的EMBU父母亲各因子分的比较表明,共病 PDs的BP患者组母亲情感温暖与理解因子分低于无共病 PDs的BP患者组;共病PD的BP患者组父母的惩罚严厉、过分干涉、拒绝否认及父亲的过度保护等因子分均高于无共病PDs的BP患者组,差异均达到统计学的显著程度(P<0.05)。两组间父亲情感温暖理解、偏爱被试及母亲偏爱被试等因子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 3、BP患者EMBU中父母的情感温暖因子分与回避型、被动攻击型、分裂型和分裂样人格障碍诊断的条目数呈负相关;母亲情感温暖因子分与抑郁型人格障碍诊断的条目数呈负相关;父母惩罚严厉、父母过分干涉、父母拒绝否认、父亲偏爱被试、父亲过度保护等因子分均与人格障碍各亚型诊断的条目数呈一定的正相关。 结论: 1、在住院的BP患者中PDs的共病率较高,且在共病PDs的BP患者中多数患者通常共病不止一种PDs; 2、BP患者的性别、BP的分型、首次发病年龄、心境障碍发作次数及当前心境障碍发作类型等因素均与BP与PDs的共病率相关; 3、BP共病PDs对BP患者的病情有多方面的负性影响,对BP和PDs共病的现象值得引起临床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4、BP患者父母教养方式存在多方面的问题,可能对BP发病有着一定的影响; 5、父母教养方式是人格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不良的父母教养方式可能造成其子女更容易形成人格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