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引起的急性接触性传染病,是危害世界养禽业的主要传染病之一。IBDV主要侵害雏鸡的中枢免疫器官(法氏囊),导致免疫抑制。1957年本病首次在美国的特拉华州的甘布罗镇(Gumboro)的肉鸡群中发生,20世纪80年代美国又发现了变异株,欧洲国家首先报道有超强毒株(vvIBDV)出现,90年代初vvIBDV传至中国及亚洲其它国家和地区。IBD给养鸡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为探讨vvIBDV基因变异与致病性之间的关系,本研究以vvIBDV GX8/99株为研究对象,将vvIBDV GX8/99株进行传代,研究从原始毒(鸡源毒)→鸡胚毒→细胞适应毒→细胞克隆化毒→回传SPF鸡传代毒(鸡源毒)一个轮回各代次毒VP3、A节段3’端非编码区核苷酸及氨基酸与致病性之间的关系,这将为进一步构建含有人工突变的特定基因片段或基因位点的IBDV传染性克隆,从而反证与IBDV毒力基因相关的位点提供依据。本研究共分2部分:一、GX8/99株原始毒及传代毒VP3基因与致病性的关系:为了研究超强毒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vvIBDV)的致病性与其VP3基因变化的关系,将vvIBDV GX8/99株囊毒在SPF鸡胚连传10代后,再在鸡胚成纤维细胞(CEF)上连续盲传至23代时开始引发CEF细胞病变,随之用无限稀释法连续克隆2次后获得病毒克隆,再将该克隆化病毒分别连续回传3~5周龄SPF鸡20代。分别比较细胞毒及其克隆化毒回传SPF鸡后不同传代毒中VP3氨基酸分子的变化。结果表明:相对于原始囊毒,细胞毒(C25)在测序的VP3区域中有4个位点发生突变,并且变得与疫苗毒D78完全一致。而在回鸡的过程中,4个突变位点中的大多数氨基酸不再发生变化,而第228位氨基酸在细胞致弱过程中由P突变为细胞适应毒的L后,在回鸡过程中又变回P(B15)。这初步揭示了VP3中的氨基酸变异与病毒的致病性有一定关系,而且也可能与细胞培养过程中及SPF鸡传代过程中组织的亲和性有一定的关系。二、GX8/99株原始毒及传代毒A节段3’端非编码区基因与致病性的关系:为了研究超强毒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vvIBDV)的致病性与其A节段3’端非编码区基因变化的关系,本试验对vvIBDV GX8/99株各代次毒中A节段3’端非编码区氨基酸序列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与超强毒HK46、D6948和GX株相比, GX8/99株的第20位氨基酸L为特有的,而与Cu-1M、P2、CEF94等弱毒株一致,且该位点在整个传代过程中比较稳定、没有突变。GX8/99株囊毒与其细胞适应毒(C25)、克隆化毒(CL),回鸡毒的10代毒(B10)、15代毒(B15)、20代毒(B20)相比, A节段3’端非编码区的31个氨基酸均没有发生任何突变。因此可以初步判定A节段3’端非编码区与致病性没有关系,而且与细胞或组织的亲和性也没有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