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市作为一个多功能的综合载体,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观光游览、度假休闲、文化体验、康体健身、购物娱乐等一系列的产业集群,同时把旅游业、娱乐业、服务业、文化产业整合成一个休闲产业系统。休闲城市是由旅游城市在经过园林城市、森林城市、生态城市升级过程中形成的,是以旅游产品为龙头,满足外地游客和本地居民的休闲消费为市场的综合性产业功能载体。长沙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独具特色的山、水、洲、城的景观格局是城市旅游业发展的本底资源,其城市居民休闲活动非常活跃。近年来国务院明确把长株潭地区作为建立“两型”示范区,提倡社会各界遵循生态文明的理念,又快又好地发展旅游业是长沙未来发展的目标和方向,目的是打造“中部休闲之都”。在全球各界都提倡低碳行为背景下,综合运用景观生态学、生态足迹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生态补偿、低碳经济等方面的理论来研究休闲城市旅游业可持续发展问题。本文利用旅游环境承载力评价体系和改进生态足迹两种方法来分析长沙市的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现状,并根据低碳理念来制定相关的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对策。以长沙城区为实证分析,可以得到以下结论:1.利用生态足迹进行分析宏观上城市的旅游业承载力并未过载,整个旅游业的发展处于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状态下,旅游活动对旅游生态环境的压力在旅游生态承载力范围之内,旅游生态环境维持在较好的状态,旅游生态系统是安全的,从各个因子的单独分析1)长沙是我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和优秀旅游文化城市,旅游客源地较广游客涉及省份较多,在外省游客中又以北京、河北、辽宁、天津等这些距离较远的游客为主,虽然其游客量总体上仅为30%左右,其生态足迹却占旅游生态足迹总量68.7%,体现为航空交通的高消耗性,反映出能源消耗是旅游交通生态消费的主体。2)长沙是我国的饮食名城,湘菜的发源地和精品集聚地,肉、鱼、蛋成为食物足迹的90%以上,因此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肉和辣椒、鱼仍然是主要的消费品。3)旅游住宿的条件大大改善,使得人均住宿生态足迹保持比较稳定的状态,估计未来的星级宾馆等设施的增加,基础条件和技术条件的改善会减少耗能。会大大降低人均旅游生态足迹。4)旅游购物主要是以湘绣、腊肉和茶叶为主,因为周边地区也都有售,因此销量不大,占用生态足迹的比例很小。5)目前看旅游游览生态足迹很高,占总比例的20%左右,是因为有大量的本地游客参与休闲类的项目上,使得这一方面的比例增加,这也反映了休闲时代的到来的标志。6)旅游娱乐目前占用的比例很小,因为数据来源比较困难,无法详细统计游客和本地居民的娱乐的行为、频度等等状况。2.通过研究长沙城区各区旅游资源承载力,结论分析如下:1)承载力区域差异十分明显。承载力最大值在0.85以上,最小在0.34以下,前后相差十分悬殊。说明长沙市旅游资源、经济设施以及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差异较大,应根据不同承载能力而进行旅游规划和旅游分流调控。2)空间分异明显。受自然地理状况的影响,长沙旅游资源承载力显著地由北往南、由西往东减小,经济设施承载力却是由市中心往周围减小。3)区域旅游的资源限制性因素显著。资源承载力差异最大,前三位是芙蓉区、开福区、雨花区。4)根据游客停留时间和游客行为等主要条件分析各个分区承载力,对于提托城市的芙蓉区、雨花区,其游客停留时间对整个区域的旅游承载力影响不大,但是以自然资源为主的岳麓区、天心区、开福区等,游客的行为和停留时间增加对该地区的旅游负荷压力,未来的游客增长将使该区域出现过载的情况。在研究环境承载力的同时,对城市绿地景观系统分析如下:1)长沙市城市绿地景观系统的斑块破碎化程度比较严重,小斑块约占总体的92%,因此整个生态系统的抗干扰能力很弱,难以应对对于大的旅游灾害和自然系统的突发情况。2)从绿地种类来看,生产性和防护性绿地过少,这对于旅游基础设施的承载力影响很大,在旅游规划中,未来的旅游用地中应增加绿地的面积来提高其承载能力。3)从绿地景观多样性分析来看,从最大多样性、均匀度、多样性的几个指标来看,整个城市景观的破碎化的情况严重。4)总体来说,长沙市的景观充满休闲和怡人的格调,山、水、洲、城的景观格局对于发展旅游产业十分有利,整个城市的绿地面积和绿地景观系统的骨架已经初步形成,对于休闲城市和旅游城市来说,都是十分有利的3.并且根据研究过程出现的问题,提出了以下几条发展策略:1)改变消费模式和行为模式,遵循低碳理念来发展旅游业2)与“两型”和“城乡统筹”相关政策结合来发展旅游业3)利用循环经济理念发展休闲旅游业4)利用环保生态措施提高区域旅游生态承载力5)导入低碳理念来提高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