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 的]研究植物乳杆菌上清液(Cell-free supernatant,CFS)对大肠杆菌浮游生长、运动能力和生物膜形成的影响,探讨其抑制大肠杆菌生物膜形成分子机制,为防治生物材料相关的生物膜感染提供实验依据。[方 法]本研究分为两部分:1.不同浓度的植物乳杆菌CICC6257上清液与大肠杆菌培养24h,通过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植物乳杆菌CICC6257上清液的最低抑菌浓度(Minimum in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960335); 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2019Y0362);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 的]研究植物乳杆菌上清液(Cell-free supernatant,CFS)对大肠杆菌浮游生长、运动能力和生物膜形成的影响,探讨其抑制大肠杆菌生物膜形成分子机制,为防治生物材料相关的生物膜感染提供实验依据。[方 法]本研究分为两部分:1.不同浓度的植物乳杆菌CICC6257上清液与大肠杆菌培养24h,通过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植物乳杆菌CICC6257上清液的最低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最低抑菌浓度的植物乳杆菌CICC6257上清液与大肠杆菌培养24h,测定其对大肠杆菌生长曲线的影响;亚抑菌浓度的植物乳杆菌CICC6257上清液与大肠杆菌培养12h,测量半固体培养基上大肠杆菌的运动直径;亚抑菌浓度的植物乳杆菌CICC6257上清液与大肠杆菌分别培养4h、8h、12h和24h,通过XTT法测定不同时间点的细菌活力;亚抑菌浓度的植物乳杆菌CICC6257上清液与大肠杆菌和聚氯乙烯(Polyvinyl chloride,PVC)培养24h,结晶紫半定量法测定其对生物材料表面大肠杆菌生物膜的抑制率和成熟生物膜的清除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Confocal laser scanning microscope,CLSM)检测生物膜中活死菌分布;扫描电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观察生物材料表面大肠杆菌生物膜的微观结构。2.基于全转录组测序方法检测植物乳杆菌CICC6257上清液处理与未处理组的大肠杆菌生物膜中差异基因的表达;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GO和KEGG功能富集分析;qRT-PCR验证与生物膜形成相关基因的表达情况。[结 果]1.植物乳杆菌CICC6257上清液对聚氯乙烯表面大肠杆菌生物膜形成的影响:①大肠杆菌ATCC25922和尿源性大肠杆菌的MIC均为20%(v/v)。②最低抑菌浓度的植物乳杆菌CICC6257上清液可以降低两株大肠杆菌的最大生长速率和最大菌群密度。③亚抑菌浓度(1/4MIC、1/2MIC、MIC)的植物乳杆菌CICC6257上清液可以降低大肠杆菌的运动能力(P<0.05)。④随着时间的增长,大肠杆菌的活力逐渐增强,12h时活力最高,之后逐渐下降。在4h时,1/4MIC、1/2MIC和MIC组细菌活力均低于对照组(P<0.05)。8h和12h时,MIC组细菌活力均低于对照组(P<0.05)。⑤2MIC组和MIC组对ATCC25922和尿源性大肠杆菌的抑制率分别为84.99%和85.30%、82.78%和82.64%,相较于1/4MIC和1/2MIC组具有较好的生物膜抑制能力(P<0.05)。⑥MIC组对于ATCC25922和尿源性大肠杆菌生物膜清除率分别为71.6%、66.6%,相较于1/4MIC和1/2MIC组,清除生物膜的能力更强(P<0.05)。⑦CLSM观察到相较于1/4MIC和1/2MIC组,MIC组活菌数量明显减少,未见明显的生物膜形成。⑧SEM显示MIC组相较于1/4MIC和1/2MIC组,细菌之间连接不紧密,胞外物质分泌相对减少,生物膜较疏松。2.植物乳杆菌CICC6257上清液对大肠杆菌生物膜形成的分子机制:①通过转录组测序,共检出3648个显著差异基因,其中1129个基因上调,2159个基因下调。②GO富集分析显示差异基因主要参与的生物学过程包括细菌Ⅰ型鞭毛基体、细胞壁、核糖体等细胞组成;金属离子结合、转移酶活性和连接酶活性等分子功能;碳水化合物代谢过程、多糖生物合成过程、有机物代谢过程等生物学途径。KEGG通路富集显示差异基因主要与鞭毛装配、细菌分泌系统、脂多糖合成、细菌趋化性等通路相关。③qRT-PCR验证了 motA、motB、flgB、ydiM、nanC、mdtO共6个基因,其表达趋势与测序结果一致。[结 论]1.植物乳杆菌上清液抑制大肠杆菌的运动能力,减少胞外物质的分泌,抑制大肠杆菌生物膜的形成,并对成熟大肠杆菌生物膜具有一定的清除能力。2.植物乳杆菌上清液通过下调motA、motB、flgB来抑制鞭毛运动以及下调ydiM、nanC减少胞外物质的分泌,从而抑制生物膜的形成。
其他文献
<正> 虽然北藏荒漠寸草不生,气候条件也不好,但是动物却异常丰富。若不是亲眼所见,很难相信在这块贫瘠的土地上生存着如此之多的野兽,有时一群有上千只。这一大群动物东游游,西逛逛,就能在这块贫瘠的荒漠牧场上找到足够的食物。在这里,野兽还不清楚它们主要的天敌是人,它们远离人类残忍的追杀,自由自在地生活着。
学龄前儿童患龋齿即低龄儿童龋(early childhood caries,ECC)的发生率位居儿童疾病的首位,严重危害儿童的健康。患ECC儿童口腔的牙菌斑生物膜中存在大量的白色念珠菌和变异链球菌,二者相互作用增加了ECC的防治难度。虽然刷牙、使用牙线和漱口水、补牙、使用氟化物在去除牙菌斑生物膜上行之有效,但对于儿童而言,他们的刷牙意愿并不高,且清洁程度不够。随着益生菌的日益普及,乳杆菌也成为预防
进一步深入研究高校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建设协同育人问题,必须从协同效应这一核心概念分析出发,揭示协同效应产生的机制。协同效应是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在大学生身上所产生的反应和效果,目的是使大学生将党和国家要求同个人追求相结合,自觉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和课程思政都不能单独完成协同效应,要构建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建设的协同效应形成机制。协同效应的关键因素有两个:教师和学生。课程思
协同效应是高校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建设协同育人的核心范畴,但目前高校课程思政建设中对协同效应范畴的研究极少。全面深入地理解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的重要论述,深入研究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建设的协同效应的内涵和内容,这将有助于高校课程协同效应目标的确立,有助于各类课程和思政课程协同育人的课程体系和内容体系的形成,有助于课程协同育人队伍一体化,有助于构建教师与学生互动机制、构建学生的自组
未经授权的演绎作品是演绎作品的一种特殊形式。未经授权的演绎作品的发表和使用虽然侵犯了原作者的演绎权,但仍属于著作权法保护的创新成果,应该受到著作权法的保护。本文除绪论和结论之外,主要由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未经授权的演绎作品的内涵解析。分别从概念、构成要件和特征上对未经授权的演绎作品进行了比较全面的分析。未经授权的演绎作品是未经原著作权人许可而创作的演绎作品。在未经原作者许可的基础上,符合演绎作品
国家双高计划建设要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出德技并修育人机制。专业教育对于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离不开课程育人的作用发挥,两者有效协同才能实现教育的本质要求。在厘清育德与育知、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单门课程思政与整体专业教育三组关系的基础之上,构建理念层层合力、内涵一体相融、内容内生契合、教学如盐入水、评价贯穿生涯的课程思政与专业教育协同育人机制,各环节相融共生、环环相扣,从而培养品德过硬的高
目的:采用网络药理学的方法,探究六味地黄丸干预2型糖尿病潜在的活性成分和作用机制。方法:从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及分析平台(TCMSP)数据库,通过Swiss Target Prediction数据库预测和筛选出活性成分的潜在的作用靶点,通过权威数据库(Drugbank、OMIM、TTD、CTD)检索T2DM相关靶点,将预测的潜在靶点和糖尿病相关靶点绘制韦恩图得到两者的共同靶点作为六味地黄丸干预T2
该文探讨对混合式课程建设和评价有指导意义的探究社区模型(CoI)理论框架的内容和研究现状,并以大学英语拓展课跨文化交际课程为例,提出混合式课程建设应注意的四条原则:(1)在思政育人核心目标的指引下,进行CoI三要素设计,提高教学存在感、社会存在感和认知存在感;(2)关注学习者内部因素对学习成效的影响,以“学生成长”为中心设计并实施教学;(3)关注学习者外部因素对学习成效的影响,使线上线下形成有机互
混合式课程的关键是混合式学习活动设计。该研究以深度学习理论为指导,以探究社区模型的认知存在、社会存在、教学存在为目标,从知识、能力、情感三维教学目标,将混合式课程分为课程初期、课程中期、课程后期三个阶段,将教学过程分为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阶段设计了基于深度学习的3*3*3混合式学习活动。实践证明,该活动明显地促进了学生的知识、能力、情感目标的培养,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的深度学习。
<正>炎症性肠病(IBD)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C)和克罗恩病(CD),这两种疾病在病理生理学、胃肠道(GI)受累部位、症状、并发症、病程和治疗方面有所不同。CD的特征是累及胃肠道任何部位的跳跃性病变(即介于正常粘膜之间的炎症区域),并涉及慢性复发性跨壁炎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