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战后东北亚安全格局与中美角色定位转变

来源 :延边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sh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冷战时期,东北亚地区是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竞争角逐最为激烈的地区。冷战结束后,随着苏联的解体,虽然结束了两级对抗的格局,但冷战思维依然存在,东北亚地区成为冷战后各国利益角逐的热点地区。两级格局的解体使东北亚安全格局呈现复杂的状态,大国间的利益分歧和争端不断,安全困境在东北亚安全格局中表现的十分明显。冷战后中国坚持避免与美国的对抗,并成功顶住苏联解体中国带来的巨大压力,在东北亚安全格局中角色渐渐从边缘身份走向主导力量,随着中国的综合国力稳步上升,中国在东北亚地区的话语权不断提高。2008年的一场国际金融危机不仅对国际体系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而且也推动了中美在东北亚安全格局中角色的转变。由于金融危机影响,美国的实力收到了重创,在东北亚安全格局中的主导地位也出现了一定的下滑。中国在这场金融风暴中平稳的度过,而且完成了经济上的高速发展,综合国力得到进一步加强,中国在东北亚安全格局中地位的提高已成为现实。对美国来说,美国担心的是中国这一新兴崛起大国的战略走向,担心中国的崛起会不会对美国的利益以及美国所确立的东北亚国际秩序构成威胁。近年来美国的重返亚太战略很大程度上针对的就是中国,美国力图平衡并压制中国在东北亚地区的影响力,维护美国在东北亚地区的主导地位。中美关系是走向合作还是对抗,这是中美必须共同面对—个重大课题。“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在此大背景下应运而生。构建新型大国关系对当前的中美关系来说,核心问题就是“大国”的定位问题。目前,中美对彼此双方的“大国”定位还在适应中,中美国际定位的准确性在很大程度上关乎世界的和平与安全。构建新型大国是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只有中美间的实现合作双赢,东北亚地区的安全与合作才能迎来真正意义上的春天。
其他文献
通过液体培养,跟踪检测了蝉棒束孢LB菌株在培养过程中孢子萌发、菌丝干重、pH、还原糖含量、氨基氮含量等培养参数.结果表明,随培养时间延长,培养液中还原糖含量、氨基氮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