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产生,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缺陷所造成的。董事会作为联结股东与经理层的纽带,是公司治理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无疑对公司盈余管理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在我国,董事会作为一种新型的治理机制,其对公司盈余管理治理效率如何、是否发挥了其应有的作用?本文试图以我国A股制造业类上市公司为例,从实证角度分析董事会特征与盈余管理程度之间的关系,从而为完善董事会制度、降低盈余管理程度和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提供一定的参考。 本文从董事会作为一种监控工具来降低经理层盈余管理程度的角度切入,探讨最佳的董事会制度建设,以便能对经理层的盈余管理进行有效治理,并将这一思路贯穿于全文始终。本文在文献回顾基础上,以委托代理理论、内部人控制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以及契约理论等理论为指导,选取沪深两市2003、2004年所有A股制造业类上市公司为初始样本,应用盈余管理计量模型计算出样本公司盈余管理程度的大小,并取其绝对值进行排序,然后选择“盈余管理程度高”的公司60家与“盈余管理程度低”的公司60家构成新的研究样本,在对两组样本进行描述性分析、均值差异检验以及对比分析之后,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检验了董事会特征与盈余管理程度之间的关系,并在检验结果的基础上进行了分析讨论。最后,得出本文的结论,同时基于经验分析结果提出了一些完善董事会制度建设的建议。 本文的主要结论如下:董事会规模、董事会领导权结构、内部董事比例以及董事会年度会议次数与盈余管理程度显著正相关,独立董事比例、审计委员会以及董事会成员持股比例与盈余管理程度关系不显著,董事会股份持有率与盈余管理程度显著负相关,本文对此进行了专门分析,并提出了董事会应保持合适的规模、董事长和总经理两职应该完全分离、增强独立董事的“独立性”、大力推进审计委员会制度的建设和完善、避免董事会会议流于形式、鼓励董事持股并增加其持股份额的相关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