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60年代之前,学者们将空间看作是“静止”的容器,认为空间只是人类活动的载体。随着实践和研究的深入,学者们不再将空间视作抽象的自然物质,并通过对空间的解读去解析社会的复杂性。近些年,随着符号化消费的兴起,文化成为空间再生产的重要手段,开发商通过对文化的操控,塑造了独特的文化空间,这类文化消费空间逐渐成为城市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China公社文化艺术酒店开发商通过对建筑元素及文化元素的运用,塑造具有独特体验性的文化旅游微空间。本文以青岛China公社文化艺术酒店为例,以法国学者列菲伏尔提出的“空间实践”、“空间表征”、“表征空间”三位一体的空间生产理论为分析框架。立基于China公社作为文化微空间典型案例视角,从空间生产视角研究其具体的形成过程及机制。全文从结构上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本文首先对China公社物质的空间生产展开研究,分析其整体空间格局、区域边界、建筑物等物质要素及其变迁过程与特征。第二部分:通过对China公社物质的空间生产研究,发现其空间生产过程是由多个主体共同影响下形成的,进而分析了各主体对China公社空间生产的不同构想及其博弈过程,发现在China公社空间生产过程中政府与开发商两个“强”空间生产主体空间构想的契合以及构想博弈环节中“弱”空间生产主体顾客参与的缺失。第三部分:China公社空间形态演变过程中,以居住体验为主的顾客体验评价是对China公社空间生产过程及效果的反思。并总结了公社空间生产的类型、特征,分析各主体的行为及动机进而总结China公社的空间生产机制。第四部分:总结本文的主要结论,结合对各空间生产主体的分析,并依据顾客体验评价,为公社在建筑空间设计、文化氛围装饰设置、硬件设施等方面提出发展建议。最后指出本文研究的不足之处及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