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阿多诺的美学理论为指导,从斯蒂芬在《一个艺术家的肖像》和《尤利西斯》中的艺术家形象变化出发,探索乔伊斯的艺术与现实观,发现乔伊斯本人在艺术实践中发生从抵抗现实性、追求绝对艺术自主性,向深入现实性、追求对话式的艺术自主性的转变。阿多诺认为,艺术的交流是永恒流动的。在交流中,艺术家的作用不可小觑:他/她调和主客体之间的矛盾,沟通现实与艺术,使得艺术既保持自主性,又具备现实性。那么,艺术家这一个体对艺术与现实关系的探讨有着重要作用。因此,通过探究艺术家对个体、现实、艺术的态度,可以了解艺术的本质属性,从而了解艺术与现实的关系。笔者注意到,在《肖像》中,乔伊斯对艺术家即斯蒂芬的刻画着力于内心独白,而在《尤利西斯》中渐变为以日常对话为主。在此基础上,笔者发现在《肖像》、《尤利西斯》前三章、《尤利西斯》后十五章中斯蒂芬的形象经历了疏离、反思、对话三个阶段性变化。本文根据阿多诺的艺术理论,从乔伊斯对斯蒂芬的不同刻画入手,分析了乔伊斯的艺术观在这三个阶段的变化,每一阶段的分析涉及“个体”、“现实”、“艺术”三个方面。其中,个体方面围绕乔伊斯如何刻画斯蒂芬的身份、个体性;现实方面围绕乔伊斯如何描述斯蒂芬对日常对话和所处环境的选择;艺术方面围绕他如何借斯蒂芬之口讨论艺术家的地位和艺术自主性。经分析发现,在《肖像》或早期的疏离阶段中,乔伊斯对斯蒂芬的刻画表现为:在个体方面,坚持超越世俗的身份和个体性;在现实方面,疏离现实对话,遗世独立;艺术方面,坚持艺术家至上的原则和艺术绝对的自主性。艺术家斯蒂芬对个体的重视和现实的逃避,说明了乔伊斯在此阶段强调疏离的艺术自主性,反对艺术的现实性。在《尤利西斯》前三章即反思阶段中,乔伊斯对斯蒂芬的刻画具体表现为:反思个体地位,反思个人身份和个体性;并思考现实的作用,接受现实对话,接纳现实环境;但艺术发展停滞,降低艺术家地位和维持艺术自主性,这些不仅体现了斯蒂芬的反思型艺术家形象,也表现出乔伊斯本人对前一阶段的艺术观的反思,预示了他下一阶段对现实与艺术的态度转变。在《尤利西斯》后十五章即对话阶段中,乔伊斯对斯蒂芬的刻画具体表现为:个体方面,斯蒂芬坚持普通人的身份和去中心化;现实方面,他积极参与现实对话,融入所处环境;艺术方面,他发展对话式艺术和对话式艺术自主性。乔伊斯把斯蒂芬的日常对话与自身内心独白结合,并让他关注个体与集体的共同作用,参与现实对话,发展开放式的艺术理论,将斯蒂芬刻画为结合现实发展艺术的艺术家形象。斯蒂芬的现实型的艺术家形象体现出乔伊斯此阶段的艺术与现实观侧重点由疏离的艺术自主性转向了对话式的艺术自主性。综上,通过对比乔伊斯在这三个阶段对斯蒂芬的刻画,笔者指出这一艺术家形象的变化正是乔伊斯本人在艺术观的实践上从疏离的艺术自主性向对话式的艺术自主性转变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