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类社会是由男性和女性组成的一个纷繁复杂的社会。在我们呱呱坠地时,父母通过身体的生理特征来区分我们性别,但是,我们“我是女生”、“他是男孩”的这种性别观念又是怎样形成的?性别观念的形成一直都是学者们关注和感兴趣的问题。随着近代心理学的不断发展,不同的流派对人类性别观念的形成给出了自己的见解。精神分析理论通过强调幼儿时期性别角色的行为机制来说明两性角色的起源;社会学习理论则认为两性的心里差异是在幼儿时期到少年时期的模仿行为和观察学习中得来的;认知发展理论认为儿童在认知发展过程中对自我性别进行归类从而形成了性别意识;文化人类着重于对儿童、青少年性别角色形成的独特的文化功能模式的分析。这些心理学流派的分析侧重点都不相同,但是,无疑他们都承认性别观念不是天生的,它是在后天的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社会化的性别观念对于个人的人格发展有着及其重要的作用。女性主义崛起后,更多的研究者把目光投向了后天的文化环境对人性别观念形成的作用。女性主义课程观则把后天的文化环境具体化到教育领域的学科课程,她们通过研究发现,课程内容中普遍存在着性别偏见,传播男女不平等的性别观念,不利于女性的成长。本文主要采用女性主义课程观的观点,结合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和历史学等多方面的理论进行研究。通过对人教版2007年版的九本高中历史教科书中的两性人物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发现历史教科书中存在性别刻板印象、男女比例失衡、偏差忽略、男性专属语言等性别问题,分析了这些性别问题产生的原因并阐释了其存在于教科书中的危害,最后对如何改善教科书中存在的性别问题提出了建议和看法。本文的详细内容包括两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阐释了论文研究的价值所在,陈述了国内外研究状况以及本文的研究方案,并对文中所涉及的专业词汇进行了解释。第二部分正文:包括四个子目。第一个子目是对教科书中的两性人物进行的数据统计以及简单的分析;第二个子目是对统计后的数据进行深入分析从中发现在教科书中存在的性别问题;第三个子目是分析教科书中产生性别问题的原因;第四个子目是对教科书中性别问题的思考和建议。笔者希望通过研究,引起各方对教科书中性别问题的重视,进而摆脱“纸上谈兵”的境况,采取实际行动来解决这一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