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喷射策略对汽油压燃碳烟生成过程影响的模拟研究

来源 :天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anxuaner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汽油压燃(GCI)利用汽油低活性、高挥发性的燃料特点并结合上止点附近直接喷射的策略,在获得更高程度预混合的同时有效控制燃烧相位,从而实现高热效率、低排放燃烧过程。然而大负荷工况下,喷油与燃烧过程难以完全分离,不可避免地存在较大比例扩散燃烧,造成碳烟排放较高。喷射策略是控制缸内油气混合及分层状况,改善GCI大负荷燃烧控制及碳烟排放问题的有效手段。因此,本文采用耦合化学反应动力学机理及多步现象学碳烟模型的三维计算流体力学(CFD)模拟方法,针对复合喷射策略对汽油压燃碳烟生成过程的影响开展研究,从而为GCI大负荷的高效清洁燃烧提供理论指导。
  首先,研究了气道喷射(PFI)结合主预喷的复合喷射策略对GCI燃烧过程及碳烟生成过程的影响,并对喷射参数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提高气道喷射比例、提前主喷时刻及增大主预喷间隔都能够缩短燃烧持续期,使放热更为集中,从而降低碳烟排放。改变气道喷射比例对碳烟生成有较大的影响,主喷时刻提前则能够提高碳烟氧化速率。此外,针对不同的主喷时刻需要选择合适的主预喷间隔,从而抑制碳烟的成核过程,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碳烟质量及其数密度的最终排放。
  在此基础上,将复合喷射策略与废气再循环(EGR)相耦合,研究其对GCI燃烧及碳烟生成过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增大EGR率有助于降低最大压力升高率及氮氧化物(NOx)排放,但同时会降低碳烟氧化速率,使碳烟质量及其数密度排放升高;当气道喷射比例为40%、主喷时刻为-8℃AATDC、主预喷间隔为15℃A并结合20%的EGR率时,能够在保证最大压升率低于限值的前提下,实现碳烟为0.0209g/(kW·h)、NOx为3.213g/(kW·h)的低排放,同时热效率较高(46.798%)。气道喷射结合主后喷策略的研究结果表明,采用较小的主后喷间隔及后喷油量能够促进燃烧后期碳烟的氧化,从而使得碳烟排放降低;在EGR率为20%、气道喷射比例为40%、主喷时刻为-8℃AATDC、主后喷间隔为10℃A、后喷油量为5mg时,可以同时获得较高的热效率及较低的碳烟和NOx排放。
  最后,对气道喷射结合主预喷、气道喷射结合主后喷的复合喷射策略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在GCI大负荷工况下,气道喷射结合主预喷的复合喷射策略耦合EGR能够在满足压升率限值条件下实现低碳烟和低NOx排放并保持较高的热效率。
其他文献
相变微胶囊悬浮液是将胶囊化的相变材料颗粒和载流体以一定比例混合配制的液体悬浊液。早期其因为较强的潜热能力、具备可观的相变热,被人们利用作为蓄热温控调节,有效的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近年来,相变微胶囊悬浮液在传热领域研究日益广泛,相变材料丰富多样,主要集中在有机物相变材料微胶囊悬浮液换热研究,但是有机物导热系数小,随着悬浮液浓度增加,因相变微胶囊颗粒导热系数小产生的不利传热因素严重影响了流体和壁面之间
挥发性有机物的排放严重危害人类生产生活,尤其是含量较高、危害大、难脱除的苯系物,已成为相关实验研究的重点对象,针对这类污染物的治理,光催化作为一种清洁无污染的处理技术,对低浓度的气态有机物分解取得良好的效果。  本研究以TiO2为载体,在其表面负载结构有序的Cu-BTC(BTC=1,3,5-苯甲酸),使Cu元素高度分散于有机金属位点上,再通过破坏Cu-MOF结构使Cu均匀分散到载体表面;进一步地对
学位
燃气轮机是我国科技、军事、工业发展重要动力机械设备,提高入口温度是提高燃气轮机效率的重要方法,由于耐高温材料发展的限制,现代燃气轮机发动机在1800-2000K高温下运行,因此,有效的冷却技术成为工业发展的迫切需要。气膜冷却技术是燃气轮机叶片冷却系统中的一种常用冷却技术,气膜冷却技术有助于提高燃气轮机的入口温度,可提高更高效率,为工业设备提供充足的的热保护效果。近年来,上游装置的改变逐渐成为众多国
学位
高温热泵是一种提高能源效率、降低环境污染以及具有经济效益的能质提升技术。其通过回收工业过程中大量废弃的低温余热,进而提供更高品位热能来满足更多领域的热需求。在逐步提高热泵制热温度上限的同时,优化循环性能,实现工质与机械设备的良好匹配,是目前高温热泵的主要研究方向。  本文建立卡诺循环、理论循环与理论的实际循环和及实验循环四种热力学循环模型,它们代表循环逐步从理想到实际的演变过程。根据不同循环之间的
学位
风冷汽油机主要用于通机领域,因热负荷较大带来一系列可靠性问题,制约了其性能的发挥,但现有研究缺少成套工程解决方案来评估和分析其热负荷问题。  本文以排量为999cc的V型双缸风冷汽油机为研究对象,首先对其工作状态进行了测试,主要包含倒拖及外特性、燃烧分析、零部件温度测试,结果显示该发动机热负荷较高,且拆机后发现缸套发生了拉缸。为解决该问题,根据实验结果依次建立了原型机的一维热力学、缸内燃烧CFD及
目前裂隙储层内的裂隙通道被当作薄膜处理,不考虑裂隙厚度,岩石基质和裂隙通道流体的传热模型采用基于岩石基质和裂隙流体温度瞬时相等的局部热平衡模型或者对流换热系数通常假设为常数,计算精度不高。本文针对该问题,对超临界CO2在裂隙通道的对流换热特性进行了模拟计算,以此为基础,分析了不同参数对干热岩热开采能力的影响。  本文采用分形插值的数学方法构造了裂隙曲面通道,研究了超临界CO2在裂隙通道中对流换热特
学位
液滴蒸发在许多工程领域都有着重要的应用,如喷雾干燥、燃油喷射、医疗、固体表面粒子沉积、快速冷却等。在固着液滴蒸发过程的研究中,对于传统的直接从液滴侧面观测内部流场的方法,由于弯曲表面处折射复杂,出射光线方向不一致,图像会有严重的畸变,不能准确反映液滴内部流场。本文结合摄像技术和PIV粒子图像测速技术,对固着液滴蒸发过程的流场可视化问题进行研究,解决传统方法带来的图像畸变和信息缺失的问题。  本文首
学位
现如今,传统燃油车的广泛使用使得能源消耗加剧,并带来了一系列环境污染问题。内燃机余热回收作为节能减排的重要途径之一,可以充分利用发动机排气能量。目前,发动机朗肯循环余热回收技术的关键在于如何设计出更加高效紧凑且与发动机匹配优良的余热回收系统,在保证足够效率的同时,可以充分利用排气回收更多能量。本文针对6BG332型柴油机尾气余热回收系统:  建立了新型紧凑高效的椭圆螺旋管蒸发器传热模型,计算并分析
为了满足欧Ⅵ排放法规,稀燃天然气发动机需要安装选择性催化还原(SCR)后处理器,这增加了发动机成本;当量燃烧天然气发动机仅需采用废气再循环(EGR)和三效催化转换器(TWC)就可满足法规要求。但当量燃烧天然气发动机热效率较低,爆震是抑制其热效率提高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本研究通过三维仿真手段,以拓展爆震边界为核心目标,研究了进气道、燃烧室、米勒循环和EGR等参数对当量燃烧天然气发动机燃烧和爆震的影
学位
无人直升机旋翼转速的控制精度直接影响其飞行稳定性及安全性,而旋翼转速的稳定依赖于发动机转速的稳定,因此不断优化恒转速控制策略是无人直升机发动机控制器设计的研究热点。本文针对一款转速需稳定在6500r/min的无人直升机发动机的恒转速控制问题展开研究。  针对无人直升机发动机恒转速控制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节气门/点火提前角双变量协同调节的恒转速滑模控制策略。发动机输出扭矩控制是恒转速控制问题关键的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