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渗透油藏CO2驱提高采集率优化设计——以黄场潜43油组为例

来源 :长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peng46101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国家经济的高速发展,对石油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而在我国近期探明的原油地质储量中,低渗透油藏储量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在已经探明的储量和累积探明而未动用储量中,低渗透储量都占主要部分。通常认为平均渗透率在10-50md的的油藏为一般低渗透油藏;渗透率在1-10md的为特低渗油藏;而渗透率小于1md的为超低渗油藏。目前,注气作为一种有效的提高采收率方法,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应用。在美国和加拿大注气技术极为成熟。在美国,注气项目中以二氧化碳混相驱为主,而加拿大以注入烃类溶剂混相驱为主导。我国注气技术发展速度比较慢,但最近几十年也开展了大量的气驱的室内实验研究和矿场先导试验。上世纪90年代美国就有十个产油区的292个油田采用CO2驱,平均提高采收率为7%~15%,证明CO2驱是三次采油中最具潜力的提高采收率方法之一。70到80年代CO2驱技术有了很大的发展,美国等国家都进行了大量的CO2驱工业性试验,并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采收率可以提高15%~25%[9]。利用工业排放的二氧化碳提高原油采收率是一种极具前景的设想。本文主要进行黄场潜43油组注CO2提高采收率研究,研究潜43油藏的地质特征、沉积特征和地层流体的相态特征、以及注入气与地层流体的混相压力,在此基础上结合油藏数值模拟研究潜43油田的后期开发方案。
  黄场油田位于潜江凹陷东斜坡区域性砂岩尖灭带上,潜43油组构造简单,由长期发育的古单斜构造组成,东缓西陡,走向接近南北向,地层由西往东抬高,砂岩沿抬高方向尖灭。构造南部被车挡断层切割,区内黄40井附近还分布一条小断层,与车挡断层基本平行;构造北部与代河油田相接,断层复杂,构造破碎,主要为岩性和构造岩性油藏。黄场油田纵向上含油层系较多,自上而下有潜31、潜41、潜41下、潜40中、潜42、潜43油组,其中潜43油组纵向上埋藏最深,分布面积最广,储量最大,储量占全油田的52.8%。本文主要研究如下:首先,在黄场潜43油田油藏资料的基础上,对油藏地质特征、沉积特征、地层物性、储层物性及流体性质进行分析评价;其次,基于油藏流体的PVT实验资料,应用PVTi相态模拟软件对油藏流体饱和压力和单次闪蒸实验、恒组成膨胀实验、微分脱气实验进行相态拟合,针对拟合结果分析流体的相态特征,同时也为后续开展注CO2数值模拟研究以及开发方案的制定提供流体物性数据。在油藏流体相态拟合的基础上,采用经验公式法、细管实验模拟法研究其与油藏流体的最小混相压力;在这些研究的基础上对黄场潜43油组进行注CO2气后期开发方案研究,最终设计出最适合黄场潜43油组的推荐方案。主要得到以下结论:1、黄场潜43油组油层薄、物性差、原油性质好、天然能量不足、地饱压差大,地层水矿化度高是油田主要的油藏特征,属低渗透岩性和构造岩性油藏。2、综合国内外研究以及潜43油组参数,油组的开发应采取水气交替相结合的开发方式以提高原油采收率。3、对油藏流体进行组分归并,原油物性的拟组合,为后续开展注气驱油藏数值模拟研究以及开发方案的制定提供了流体的物性参数。4、通过最小混相压力的研究,可以发现潜43油组在注入CO2的情况下,油藏的最小混相压力在17.608MPa左右达到混相或近混相状态。5、对注CO2主要技术参数,包括注入量、注入浓度、最优注采井距、压力水平、焖井时间等的确定。6、在注入速度的选择上,当CO2注入速度大于60t/d,二氧化碳气水交替驱井组原油采出程度相对于“水驱”增量逐渐减缓,同时考虑供应能力,综合考虑选择注气速度为60t/d。7、当“注入气水比为1∶1~1.25∶1较好,考虑油藏整体恢复压力的需要选择选择气水比为1.25∶1.8、从结果可以看出,CO2气水交替注入过程中,随着“注入周期”的增加,累计产油量和井组采出程度先增加后降低,换油率随之下降。注入周期为40天最好,所以选择注入周期为40天。9、潜43油组注气推荐实施方案为:CO2注入速度为60t/d;注入气水比为1.25∶1;注入周期为40天。
其他文献
本文以中煤能源集团公司母杜柴登煤矿3-1煤层30201工作面1号回风巷为工程背景,采用了理论分析、方案设计、数值模拟、工程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对富水巷道稳定性进行分析,同时对掘锚一体化技术的应用效果进行研究,主要成果与结论如下:  (1)通过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顶板含水层孔隙水压力对巷道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孔隙水压力的增大会引起巷道围岩变形增加,应力峰值与应力集中系数增加。  (2)通过地面瞬变
学位
水害是矿井五大灾害之一,其中老空区透水事故占绝大多数比例,积水通过导水通道涌入矿井造成透水事故,而多煤层开采中覆岩破坏是形成导水通道的主要原因之一。安达煤矿现主采煤层为9+10号煤层,首采面为29101工作面,其上覆存在已开采完毕的2号煤层采空区,具有积水隐患,采用瞬变电磁法对29101工作面上覆老空区积水可疑区进行探测,通过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对29101工作面开采后覆岩破坏情况进行分析研究,对工
学位
目前,根据矿井煤层厚度的划分,中国许多矿井已进入分层开采行列,且全国近51%的中厚煤层的开采实行分层开采技术。在中厚煤层实行分层开采时,下分层巷道掘进过程中与上分层巷道经常发生贯通现象,这就使得巷道的布置方式,工作面的回采工艺的选择变得十分重要。根据巷道围岩应力的变化及时调整巷道的支护,解决分层煤层开采条件下的回采巷道围岩支护问题,对于分层开采的矿井而言具有重大意义。  溪山矿业有限公司(下称溪山
学位
长期以来,中国的煤炭资源储量和产量位于居世界前列,现阶段中国煤炭工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推进煤炭工业实现机械化、智能化、高产高效、集约安全的可持续发展。目前,大采高综合机械化采煤技术,即一次采全高综采技术,指的是采高在3.5米到6.0米之间,工作面采用大功率双滚筒采煤机割煤,并且使用重型刮板运输机运煤,使用大吨位液压支架控制顶板岩层,实现中国煤炭行业高效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技术手段。由于国内目前采高一般
三山岛金矿新立矿区是中国第一个从事大陆架滨海矿床地下开采的硬岩矿山,其目前开采的矿体大部分位于海水以下,其开采特点既不同于海底煤矿开采,更不同于普通的陆地开采。新立矿区于2006年并入三山岛金矿,成为三山岛金矿主要采区。该矿于2005年建成投产,设计生产能力1500t/d,目前主要生产中段有-200m、-240m、-360m、-400m四个中段。新立矿区主要可采矿体均赋存于海底基岩中,新立矿区C+
学位
论文通过理论分析、方案设计对比分析、数值模拟研究以及现场工程实践检验的方法,系统地研究了符合近水平薄煤层软弱顶板工作面巷道的支护方式,为近水平薄煤层软弱顶板工作面巷道的合理支护提供理论依据。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有以下几个方面:  (1)通过总结巷道支护方式的发展以及近些年国内外研究现状,并且以永明煤矿五煤开采水平5103工作面为工程为研究背景,对巷道原有断面及其支护方式进行设计研究,并通过巷道矿
在矿井实际生产过程中,由于不同矿井实际开采过程中地质条件的不确定性,实际防治水害工作所面临的问题及相应的解决方案也会随之不同。根据经验分析可知,随着矿井开采厚度的增加,井下施工对顶板扰动加大,顶板裂隙带发育高度也随之增加,加大了对顶板含水层连接性,矿井突水等水害问题也日益突出,严重威胁着矿井生产的安全性,特别是含水层复杂矿井,由于探测技术不足,对水害认知不足或不加重视,都会影响开采活动。  本文首
学位
冲击地压具有突发性、复杂性和影响因素多等特点,是煤矿严重的动力灾害之一。特别是深部的老矿井,随着开采深度的增加,一些开采边界不规则的孤岛工作面冲击危险性越来越大,冲击地压显现强度越来越强,属于典型的高危工作面,严重威胁工作面安全生产。因此需要对这种典型的高危工作面从冲击危险性评价、冲击危险性监测、预卸压以及时解危等方面开展冲击地压主动防治技术研究。  本文以朝阳煤矿3107(东)工作面地质及开采条
学位
中国煤矿90%以上的开采方式为井工开采。在矿井生产的整个过程中都伴随着生产性粉尘、生产性毒物、有害物理因素、有毒有害气体、不良气象条件等职业病危害因素,造成了部分作业人员患有不同程度的矽(尘)肺、职业病中毒、局部振动病、噪声聋等职业病。职业病危害严重,患病率高发。而每年因职业病危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更高达千亿元,因此,加强对煤矿职业病危害分析与控制对策的研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  本文通过文献
辽河油田Y块是高效水驱开发区块,目前处于水驱开发后期,油藏含水率较高,同时受到区块含油层系多,层间层内非均质性强,原油粘度大等油藏特征影响,油藏开发矛盾突出,仅靠常规水驱采收率难以大幅提高,区块稳产难度增大,为寻找一种适于该区块油藏特点的提高采收率技术,延缓区块产量递减,缓和油藏开发矛盾,为油田开发提供理论指导和方案设计,本论文开展了Y块可动凝胶调驱技术研究,取得的主要认识与成果有:(1)Y块为三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