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分析自体脂肪填充联合韧带释放在泪槽沟畸形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我院自2016年6月~2018年1月,泪槽沟畸形患者共80位(160例)。入选组均伴有泪槽畸形,部分患者可伴有轻度眶隔脂肪疝出。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采用nanofat,颗粒脂肪填充联合泪槽韧带释放术治疗的患者40人(共80例),作为观察组。并设置对照组为B组,采用自体脂肪填充治疗的患者40人(共80例)。各组根据术前Barton分级分别分为3小组。A组术中钝针释放泪槽韧带,将自体颗粒脂肪移植注射到下睑凹陷处,nanofat纳米脂肪27G锐针皮下注射,以矫正泪槽畸形。B组将大颗粒脂肪通过钝针直接移植至凹陷区域矫正泪槽畸形,自体脂肪填充量单侧2ml~3.5ml。术后随访3个月~12个月。观察对比AB两组,患者基于正常审美效果的术后满意程度,皮肤改观的有效程度,并使用Barton分级系统,测量泪槽沟畸形的表面解剖,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的评价。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 20.0进行数据分析。结果1,治疗6个月后,A组满意度(92.5%)相比B组(55%)高37.5%,p=0.036(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A组皮肤改观有效程度(97.5%),B组80%,高出17.5%,p=0.0006(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2,Barton分级疗效评分:A组和B组分组Bartonl级患者术后疗效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6个月对BartonⅡ、Ⅲ级有统计学差异(p<0.05)。3,泪槽畸形的表面解剖比值:术后两组的TTDH/PFW(%)与LEBH/PFW(%),均较术前有明显降低,差值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 TTDH/PFW(%):比较,A1、A2、A3 组与 B1、B2、B3 组,组间两两比较,A1组与B1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2、A3组与B2、B3组,组间两两比较,A2组与B2组,A3组与B3组,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 LEBH/PFW(%):A1、A2、A3 组与 B1、B2、B3 组,组间样本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术后并发症的统计,A组(7.5%)水肿,皮肤瘀血发生概率较B组(2.5%)高,B组有4例(5%)出现局部凹凸不平,3例(3.75%)皮下硬结,而A组患者均未出现;AB两组都有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球结膜水肿,A组(1.25%)较B组(2.5%)低。所有受试样本均未出现神经损伤,血肿,感染等严重并发症。结论1,nanofat,颗粒脂肪填充联合泪槽韧带释放术矫正泪槽沟畸形的对皮肤改善效果明显且优于单纯脂肪填充术式,患者满意度高。2,对于轻度泪槽沟畸形的患者,nanofat,颗粒脂肪填充术联合泪槽韧带释放术与单纯脂肪填充泪槽沟术式无明显差异,对于中重度泪槽沟畸形的治疗,nanofat,颗粒脂肪填充术联合泪槽韧带释放术效果更佳。3,nanofat,颗粒脂肪填充联合泪槽韧带释放术与单纯自体脂肪填充术在对眼袋的矫正效果上并无太大差异。4,该术式并未额外增加术后并发症的发生,远期也未增加下睑缘外翻及皮下结节的发生率,有一定推广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