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基多孔复合材料的原位制备及其在能源环境中的应用

来源 :合肥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oxd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般而言,分级多孔材料具有高孔隙度、高比表面积、大孔径通道、低密度、化学组成可变、不同长尺度规模上分级多孔孔隙连通等特点,有利于光捕获、电离子传输以及大规模负载及扩散,从而赋予其在能量储存与转换、催化、吸附、分离、气体传感以及生物医学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科技意义。除了在分级多孔材料的设计与合成方面的广泛研究外,目前针对分级多孔材料适用性的研究也在迅速发展。本论文主要侧重于制备一类经济且环保型,具有电化学和吸附性能优异的多孔复合材料。因此,采用电化学阳极氧化方法原位制备了分级多孔Cu2O/CuO纳米膜电极材料。并对其合成原理进行了研究探索,以提高比电容和电化学性能。另一方面,一种可循环利用的分级多孔Ni/C中空纳米球吸附剂可有效去除工业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Pb(Ⅱ)、Hg(Ⅱ)和Cr(Ⅵ)。本论文的主要内容如下:1.在还原气氛下经退火后,采用碱蚀刻SiO2模板法制备了多孔的功能化Ni/C中空纳米球。制备了Ni/C中空纳米球,用于吸附Pb(Ⅱ)、Cd(Ⅱ)和Cr(Ⅵ)。通过批量实验考察了接触时间,pH值,初始金属浓度和吸附/解吸的影响。Ni/C中空纳米球在pH=2时具有良好的Cr(Ⅵ)吸附性能。同时,在pH=2时,对Pb(Ⅱ)和Cd(Ⅱ)的吸附量最大。2.本文采用简单的一步阳极氧化法在泡沫铜基板上制备Cu2O/CuO多孔纳米薄膜,可直接作为超级电容器的无粘合剂电极。纳米膜阵列的独特形态为氧化还原反应提供了大量的活性位点。因此,获得了较高的0.566 m F·cm-2电容,并取得了优异的倍率性能(扫描倍率增加到5倍时,电容保持96%)和良好的循环性能。3.采用阳极氧化电化学沉积法制备ZnO金属氧化物沉积在三维结构泡沫铜上的Cu2O/CuO多孔异质结纳米阵列薄膜结构。由于在p型Cu2O/CuO和n型ZnO半导体的界面上形成了p-n结,由此产生的异质结构有助于提高光催化活性,从而更好地实现电荷分离。
其他文献
微量元素是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无机盐类微量元素容易受到p H值、磷酸根等因素的拮抗影响,会降低其有效性,而螯合态微量元素则不受此影响。目前常用的螯合态微量元素主要包括氨基酸类、EDTA类,但是它们仍然有不足之处,例如价格昂贵、引起环境问题,不适合在肥料领域推广。而柠檬酸是一种廉价且环境友好的有机酸,能够做为螯合剂和微量元素螯合。因此本文选择柠檬酸与微量元素螯合制备柠檬酸螯合态微量元素。以
热轧U型钢板桩可通过锁口连接形成支护结构,被广泛应用于基坑支护、水中围堰和基础防渗等临时工程。相邻钢板桩的锁口连接并非绝对完全,其抗弯承载力、抗弯刚度以及端部锁口焊接的提高作用具有不确定性,对工程应用产生一定影响。本文共设置了4组试件进行静载试验,2组为单根热轧U型钢板桩;2组为热轧组合U型钢板桩试件,其中组合试件1仅由锁口连接,组合试件2还在端部锁口施加焊缝。考虑到钢板桩可循环使用,试件选用经若
已知烯烃聚合中的双金属配合物催化剂中的金属之间的距离和空间位置对配合物的催化能力有显著的影响。在本工作中我们通过采用不同的配体结构,控制两个钒原子之间的距离,从而允许研究双金属之间的临近效应。我们成功合成了两类不同的双核钒配合物。一种是双核钒的二氯化物(B1-B5),通过不同骨架结构的双酚类试剂经过锂化后与已有的钒三氯化物按照精确投料比进行反应,得到双核钒的二氯化物。以上述双核配合物为催化剂前体,
含氢硅油广泛应用于硅橡胶、LED封装、疏水材料等的制备,但其耐热性有限,应用领域受到限制,本文合成了两种耐热含硼含氢硅油,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以甲基硼酸(MBA)、甲基二氯硅烷(MDC)、二甲基二氯硅烷(DMDC)为原料合成含硼含氢硅油(BHSO-M),研究原料摩尔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对产物耐热性的影响,最佳反应条件为:MBA与MDC摩尔比为1.5:1,反应温度为50℃,反应时间为7 h;
固态光二聚合反应对单体结构的规整度要求较高,目前可实现固态光二聚反应的单体种类还较少,可固态光二聚单体的研究成为该领域的核心问题。糠醛是最具价值的可再生生物基化学材料之一,随着世界对可再生生物质材料的研究关注,由糠醛制备呋喃基材料就显示出较为重要的意义,目前光聚合制备含呋喃环的聚酯化合物的报道较少。以糠醛为原料合成双官能度的一缩二乙二醇二呋喃丙烯酸酯,当单体摩尔比为2.3:1,反应温度100℃,反
螺旋结构普遍的存在于自然界中,作为二级结构中重要的一部分,在生物系统中起着重要作用。受生物螺旋结构的启发,化学家们开发了各种各样的螺旋小分子,低聚物,以及超分子螺旋聚合物。在这些合成的螺旋聚合物中,聚异腈以其独特的刚性螺旋结构,在过去几十年中受到了广泛的关注。本文以(3-氨基丙基)三甲氧基硅氧烷作为原料,通过水解缩合法合成了POSS-NH2。接着与3-羧基丙酸丙炔酯反应,在POSS中引入炔基。最后
病原性细菌和真菌是许多疾病的病原体,一直困扰人类健康,可导致各类炎症、感染等疾病。目前,对常见致病菌的治疗多以药物治疗为主,但长期使用会存在副作用及耐药性等问题。天然产物槐糖脂(Sophorolipids,SLs)因其出色的性能而被广泛关注,一般来讲,槐糖脂可大致分为两类,即酸型槐糖脂(Acidic Sophorolipid,ASL)和内酯型槐糖脂(Lactonic Sophorolipid,LS
随着炭黑/石墨烯填充型导电复合材料在可穿戴电子设备以及机器人领域的不断发展,如何使材料兼具高性能和低成本的特点逐渐成为材料科学领域的研究热点。实验过程中无法对复合材料中的微观导电网络进行精准控制,复合材料体系的精确设计难以实现。因此采用计算机模拟技术,通过对复合材料内部的微观网络进行建模来提供详细的微观信息。生成代表性体积元素(RVE,Representative Volume Element)是
锂电池软包装膜是由多层结构组合而成,最内层为聚丙烯(PP)层,需要具有一定的韧性、强度和阻隔性能。而纯PP韧性和强度不足,限制了其在锂电池软包装内层膜的应用,需要对其进行改性。本文通过添加增强填料、化学交联来提升聚丙烯的韧性、强度,同时填料的物理阻隔和化学交联作用也提高了材料的耐电解液性和阻隔性。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以硅烷偶联剂(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KH550)和N-丙基三甲氧基硅烷(J
电致变色材料是在施加电压时,材料的光学特性发生可逆变化的现象,在宏观上表现为颜色和透明度的变化。主要应用于智能窗、汽车防眩后视镜、显示器、军用伪装、红外隐身和红外热辐射调控等领域。本论文采用化学浴沉积法制备了NiO超薄多孔纳米片结构薄膜,系统研究了工艺参数和离子掺杂与纳米片薄膜的微观结构、表面化学状态和电致变色性能的关联,并对薄膜电致变色的动力学特征与变色机理进行了探讨与分析比较研究。主要研究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