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世纪末,是中、日国势发生全面转折的时期,也是中日近代招贴广告的起始与开端。日本长期以来受益于中国文化的影响,然而近世之后改变了这一单一输入文化的格局,以“文明开化”与“脱亚入欧”的思想转变迅速进入到现世局面,从而带动了商品广告业的极大发展。大量尝试和模仿西方现代设计观念和艺术风格之后,使其在战后50年代开始逐渐形成了日本民族的设计艺术风格,从而得到国际的广泛认可。通过对日本在近代招贴厂一告的形成、发展和吸收学习西方文化所取得的成效,进而分析、比较和探究中国在70年代后,平面招贴广告业中所产生出对“日本模式”追模的原因和根源。
因此,本文以清末民国中期为时间线索,通过从中国民间木版年画对日本民俗画浮世绘的起源及影响中,来梳理出在中国文化思想背景下所形成的中日各自鲜明的本民族审美特征。进而阐释这一具有东方情调和代表着各自民族根性的本原艺术特征,不仅对20世纪之交西方现代艺术与设计的产生给予了极大的刺激与影响,同时他也伴随着西方殖民的扩张、入侵和西学东渐的时流下,共同形成了东西融合,东情西韵的近代中日招贴广告的独特艺术风貌。基于强烈的民族特征的影响和对待西方艺术与设计风格的吸收情况,两国所表现出的不同态度和选择,即中国表现为从写实主义到现实主义的发展道路,而日本则表现为从现代主义到后现代主义的变化,因而产生了“同中有异,异中有同”的近代中日招贴广告的艺术风格。这一不同的择流和特征为两国以后招贴广告艺术的发展方向,埋下了不可忽视和轻视的关键性伏笔和重要影响。进而论证了中日两国对待外来文化时所表现出极为不同的个性和风格,即中国是让外来文化更多地去适合于自己的文化,而日本则极力的让自己的文化去适合于外来文化这样一种完全不同的两个民族特征。从这样两个各自强烈的不同的民族表现特征中,进一步诠释出民族性特征不仅在世界文化发展格局中的重要,同时也反映了只有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相互聚合与吸收,才能使民族文化更进一步的形成、发展和壮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