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测量和TES模型的接纳控制算法研究

来源 :南京邮电学院 南京邮电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reesow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统IP网络所采用的"尽力而为"转发机制,已经不能满足用户的QoS要求.QoS实现问题一般可分为两部分:(1)QoS路由问题;(2)资源共享问题,其研究对象为各种接纳控制(Admission Control)、接入控制(Access Control)、缓冲器管理与调度机制等.该文的工作属于后者范畴.TES过程是一个具有任意边缘分布和很宽范围自相关函数的自相关序列.用TES过程对网络业务流进行建模可以产生比较理想的效果.该文用TES过程模拟大业务流(Heavy Traffic).基于测量的接纳控制算法(MBAC)由两部分组成:估计网络负荷的测量过程和判别等式(Equation).迄今为止,已经提出了许多MBAC算法.有关研究工作,通过仿真比较这些MBAC算法的性能,结果发现它们能取得相近或相同的性能.该文基于现有的工作,从理论上证明了所有的MBAC算法的判别等式可以表示为相同的结构;证明了MBAC算法使用相同的测量过程,调整它们的参数满足一定的条件,就能实现相同的性能,并用仿真证实了这个结论;还通过仿真,分析与比较了MBAC算法预测服务失败的能力,结果发现没有哪一个算法具有精确预测服务失败的能力.因此,影响MBAC算法性能的关键因素是测量过程而不是判别等式.现有MBAC算法的测量过程,不是用业务流的平均速率就是用它的峰值速率来表示该业务流的申请带宽.显然,业务流实际占用的带宽大于它的平均速率又小于它的峰值速率,而业务流的有效带宽则是对业务流实际占用的带宽的有效描述.为此,该文基于TES过程推导出了一个计算大业务流的有效带宽的简明公式,并用所得到的有效带宽表示大业务流的申请带宽,对MBAC算法进行了仿真分析,结果表明,采用有效带宽后的MBAC算法能够取得更好的网络性能.
其他文献
继传统因特网、web之后,网格成为当前高性能计算方面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被科学预言家们称为下一代计算机网络基础。它是高性能计算机、分布式技术、因特网等几种技术的有机组
在美国国家安全局2000年发布的信息保障技术框架中,根据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将网络信息安全划分为三个层面的安全:内部用户应用环境安全、应用区域边界安全、网络传输安全.
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企业资源计划将成为每个企业提高自身竞争力的一个重要的选择方案.该文结合当今流行的J2EE技术和Struts框架,提出了一种新的构建ERP系统的方案,并给出
模式是软件工程的重要研究领域,在软件设计中使用模式可以比面向对象技术实现更高层次的软件复用,提高软件的生产率与质量,因此是软件工程领域近年的研究热点.早期的模式研究
该论文首先介绍了现有接入技术,然后分析了DSL(数字用户环路)技术的优势,之后对组播技术,尤其是IP组播技术做总结分析比较.通过对DSL中DSLAM(DSL接入复用器)设备的发展和现有
软件复用是提高软件开发生产率和软件产品质量的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类库作为一种粒度粗细可控性强的复用方式从众多的软件复用技术中脱颖而出。它不仅是开发者进行快速应用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数据应用需求的不断增长,企业对数据库的应用已经从小型数据库发展到了Oracle、SQL Server等大型数据库。但是出于成本以及使用方便性的考虑,企业信息资
高可靠性的个人身份验证系统在身份证管理、电子商务、自动银行等众多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生物识别技术,是利用人体生物特征进行身份验证的一种技术。与传统的使用密码或
学位
传统的工作流管理系统多是基于集中式的C/S结构,工作流引擎驻留在一个或者多个服务器上,负责调度所有物理上分布的各个活动的执行,实时连接和频繁交互会造成网络拥塞和服务器